Danny Boyle 1996年的《迷幻列車》拍出了一個關於沉迷於毒品、暴力、性愛、人生等題材的故事,當中的四個「廢青」共同經歷「美好年代」,最後因一次「背叛」而告終。今次要開拍續集,就由「背叛」講起,二十年後,「choose life」依然是Danny Boyle的主線依然是如何去選擇你的人生。導演明顯地要說四人如何「choose life」,所謂的選擇,主角回到了愛丁堡,找回當日的兄弟。故事今次明顯地要說「懷舊」,以及大家二十年來的改變,當年的「廢青」在街上追逐,而今天再重返那條街,也來得有點唏噓,二十年後,「廢佬」依然也是掛著「廢」,所謂年少輕狂,今天看來就是一種「懷念」。 網上圖片 要說「懷舊」,其實很易落入「翻抄」。但導演今次只巧妙提及了他們的往事,令沒有看第一集的觀眾,也能夠明白,他們之間的關係。由去找回兄弟,到找「opportunity」,到「反目」,其實他們的本性沒有變,所謂的「choose life」在「廢佬」心中,都沒有改變。 如果「懷舊」就是消費過去,今次導演的處理已經是不俗了,他們四人已步入了中年,經歷了家人離去,當主角回到自己的房間,一切依舊,唯獨就是心境不同,嘗試找回逝去的青春。 《迷幻列車》如一個時代的象徵,也是一代人的心結。沉迷於毒品、暴力、性愛、人生等題材,《迷幻列車》著重的不只是故事的情節,而是年輕人與社會的關係,要選擇什麼不選擇什麼,社會規限迫使我們選擇,但電影卻反過來讓我們審視人生的定義。當年Underworld的《Born Slippy》,今天仍有著感覺嗎?二十年後,你的生活又是如何? 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