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blog提及, 這個農場是一個講求平衡的農場。它不單單是一個農場,他有自己的村落, 而這條小村有自己的學校。這個農場學校有甚麼特別呢? 它最特別的是一個叫Permaculture Project的項目。 Permaculture意思是永續栽培( permanent agriculture)。這個project是農場的其中一種發展項目, project包括聘請擁有有機耕種知識的農夫教授有機耕種的知識; 在學校的園圃內建立一個小型有機農場, 讓學生實踐所學; 而小型有機農場種植出來的農作物可供應學校作為午膳, 或以低價賣給附近村落的居民, 而收益則用於學校發展。 這個項目非常有意義,因為農場學校的學生多數是傳統耕作農民的下一代,傳統耕作農民習慣用大量農藥和肥料耕種,而且只種植單一利潤較高的植物,形成單一種植(monoculture),不單易吸引害蟲,而且大量吸走土地中的某幾類營養,令土地貧瘠,通常幾年之間就要放棄舊農田,另覓新土地。大量劣質土地被放棄,重新建立農地也花費不少。 傳統耕作農民沒有能力改變這個狀況,他們沒有有機耕作的概念,不知道怎樣實踐,而學校的小型有機農場正正可教育小朋友有機耕作的方法。在學校,他們成功種植品質高的農作物,回到家中可教導父母有機耕作的概念,即使當下不能改變甚麼,數年以後,當他們接手管理農場時,也有能力改變傳統耕作的模式,以有機的手法管理農場,走出傳統農業的困境。 種植紅蘿蔔的區域。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學校的小型有機農場種植了不同類型的植物, 分為菜園及果園。菜園有紅蘿蔔,紅菜頭,生菜,白菜等常見菜類。而果園則有香蕉樹, 橙樹及木瓜樹等。 原來, 傳統巴西農民不喜歡種樹, 他們認為樹會抽走泥土中的養份, 防害農作物生長。而且樹長得太高亦會阻擋陽光, 不能令農作物得益。所以,他們多把樹砍掉, 改種生長速度較快, 利潤亦較高的灌木農作物。而事實上, 樹葉其實可令作為泥土面層的保護, 亦可滋養泥土。而且砍樹後, 沒有樹根找緊泥土, 會令泥土變鬆, 不適宜耕作。 這個project的不單止教育下一代有機務農的知識, 也改變農民後代的傳統觀念, 最重要是讓他們親身體驗尊重大自然的耕作方法。至少, 他們有機會學習何謂有機農業, 將來能改善生活,而且有能力改變現時傳統農業的困境。這是農場的一種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負責教授有機耕種的知識的老師。 我們幫忙種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