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 (星期六)(農曆:十月三十) 16~21度 晴🌞鹿巢石林位於馬鞍山郊野公園,最快捷輕鬆前往路徑是走過梅子林路轉入石壟仔古道前往,所以石林又稱“石壟仔石林”;今次不想由沉悶的梅子林路前往😅改走山路,結果走了3個鐘才到達石壟仔村😅在鹿巢石林玩了2小時,實際攀爬石林段路徑只有200米,雖沒有特定路線,但仍可憑大石深淺色判斷路徑,攀石林必需由下而上,大石的沖溝就是踏腳位,沒想像中難爬,但大石表面尖及鋒利,必需著長褲長衫帶手套,以避免刮傷。❇️鹿巢石林的岩石為凝灰岩,呈深灰色屬火成岩,由於岩石含大量火山角礫,而這些呈稜角形的礫石易受風化侵蝕,因此岩石表面呈現深淺不一的沖蝕溝,形態奇特。路線:大水坑站 ➡️ 大水坑村 ➡️ 鹿巢坳(海拔236米) ➡️ 石壟仔村 ➡️ 鹿巢石林 ➡️ 獨木舟石/鱷魚張口石/試劍石 ➡️ 蜥蜴石 ➡️ 馬鞍山村村巴站 完(5.5公里/6小時連影相小休👉包括於鹿巢石林2小時打卡) 🚘9:15起步🚶♀️🚶♀️🚶♀️港鐵大水坑站B的大水坑村出口 👇上地面後涼亭前隨即右轉 👇應該走右邊的大水坑北街,一陣梯級轉噃上去😅 👇上噃去大水坑北街及穿過村屋 👇走過橋(橋下是馬大石澗) 👇這個位置左轉 👇村屋盡頭位置,左邊穿過鐵皮屋 👇穿過鐵皮屋後沿引水道走 👇引水道盡頭左邊入橫山徑 👇路徑清晰不難走的 👇好快嚟到開揚位 👇有支標高柱喎🥰而家位置約海拔90米 👇繞過標高柱繼續往上走 👇這個就是梅子林路路口那個興建中的隧道,好像是連接沙田的 👇路徑是橫移的,沒大上大落 👇分岔路,右邊下走後橫移 👇10:05到三文治石🥰走山路景觀肯定比梅子林路豐富很多😅🥰🫰 👇每次見到這些大石都會好好奇🤔它到底是怎樣出現的,甚麼時候在此的,為甚麼會是這個形態形狀🤔😬 👇繞過大石後景觀 👇稍微往下走經過鹿巢坳左坑到箭咀位置的藍色欄杆 👇路徑明顯的,但要注意濕滑,小心慢行 👇鹿巢坳左坑,沿箭咀路徑走到欄杆,不要走左邊,石屎位置濕滑,辛好地下有草堆,否則不知怎過去😅 👇欄杆路段只有100米左右,之後走過鹿巢坑,並走到閘門外 👇閘門鎖死了,從旁邊大石繞到閘門外,有繩索扶助的 👇這條是有引水道的梅子林路,走400米後左轉上山 👇沿欄杆走 (右邊往梅子林村的) 👇欄杆盡頭左轉入 👇引水道旁邊轉上橫山徑 👇一睇個溫度計,唔係吖36.8度😅當然是直曬溫度,而且冬天的太陽不會難受 👇300米後到分岔路口,右邊走,其實今天路線很多支路的,所以要格外留神,一不小心就走錯了,雜草也多 👇40米後走過鹿巢坳右坑,留意右邊的路口走入,不要往上走,我們也是錯過了路口又回頭,往上走可到鹿巢山的 👇約1公里的橫移路徑到石壟仔村,徘徊海拔220米左右,非常好走,沒有大上大落路段的 👇11:47位置....仲未到石壟仔😅🫣 👇石壟仔古村 👇12:14終於到石壟仔村,仲未到今日重頭戲“鹿巢石林”,而家海拔260米,上走至海拔360米到石林入口,沿路一定要跟絲帶走 👇我覺得這棵樹的紋理好似老人家的皺紋😬😜 👇12:36到鹿巢石林入口,把身上重要的東西都放好,拉鏈拉好,如果不小心跌到石罅,肯定沒辦法拾回的 👇石林大致分2部份,打卡精髓在首部份,之後穿過有絲帶的大樹後到達第二部份,第二部份沒有第一部份的開揚,而且範圍也較細 👇我們在石林玩了2小時,當然少不了打卡,其次是尋找安全路徑,加上攀爬時要格外小心,否則會損手爛腳😜😬 👇三隻青蛙🐸在石堆裡跳嚟跳去😂🤭 👇往樹上有絲帶的方向爬 👇石仙桃 👇啖啖肉😂😂😂無眼睇🫣 👇箭咀位置有絲帶,走過後完成首部份石林,第二部份石林不會作停留 👇跟著絲帶走,沿路右邊有個大石室,不要走入,只要往上走 👇離開石林沿小徑走100米到主路徑,右轉走120米到獨木舟石/鱷魚張口石/試劍石 👇鱷魚張口石 👇獨木舟石 👇試劍石 👇原路折返主路徑並往馬鞍山村走,途中會去最後一個景點“蜥蜴石” 👇由獨木舟石走過來250米,留意右邊缺口走入就是蜥蜴石了 👇原路折返並右邊走,落山至馬鞍山村,約30分鐘路程 👇沿著往下走就是了 👇經過馬鞍山探索館 👇馬鞍山村村巴總站,夾到時間可乘村巴離開,其次是的士或徒步 💓💓💓🙇♀️謝謝支持及點讚🙇♀️💓💓💓聯絡,路線查詢,交流分享👇https://wa.me/85292210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