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 (星期六)(農曆:十一月十四) 14~17度 晴🌞大風🌬寒冷🥶行元朗及屯門的山,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因為路徑大多非常跣,多碎沙石路的,而且路徑雜亂多分支路,最好用行山路線app扶助,今日路程有1.5公里石屎路+少量石級,其餘的是碎沙石跣路徑,加上一望無際無窮無盡的山頭,你會行到懷疑人生😅😬路線:元朗公奄路 ➡️ 大欖涌引水道G段 ➡️ 黃泥墩灌溉水塘 ➡️ 遊隼石 ➡️ 竹篙屻嶺 (海拔422米) ➡️ 大石頂 (海拔490米) ➡️ 九逕山 (海拔507米) ➡️ 大嘴鳥石 ➡️ 鬧鐘石 ➡️ 屯門顯發里 完(8公里/6小時連影相小休) 🚘元朗鳳翔路小巴站(港鐵站C出口),乘39號小巴 ➡️ 公奄路總站落車(約15分鐘車程)👇9:50起步🚶♀️🚶♀️落車後走過小橋,右邊往山方向走 👇5分鐘後,留意右邊路口走入,是墓地範圍,不方便拍照😅 👇左邊箭咀路徑走入,有少量絲帶供識別方向 👇走到墓地背後,路徑清晰了 👇有小部份路段跣,但未算難走 👇最跣的箭咀路徑,幾乎上不去😅全是斜跣的碎沙路徑 👇跣到無朋友😅終於接上引水道,1.2公里石屎路 👇10:55到黃泥墩灌溉水塘,箭咀路徑走入 👇水塘旁邊路徑走 👇經過神仙轍坑 👇300米後,右邊的路徑往下向溪澗方向走 👇遊隼石在神仙轍坑溪澗最上方位置 👇這張會清楚點,應該走白色箭咀路徑,有一小段是石級路,石級盡頭是仙人墓地,繞過後有小徑落遊隼石,可惜我們走到一半時,有人在掃墓並說“這裡是私人地方不可走入”結果我兩改走紅色路線🙄😮💨 👇本來好順利的,結果浪費了15分鐘時間🙄 👇走過溪澗時發現的“茅膏菜” 👇11:38到遊隼石,這個位置不似的,要走到另一面 👇山墳背後過來路徑,這個位置看最似遊隼石🥰 👇之後路徑有時比較雜亂多支路,不要盲目跟絲帶,最好使用行山路線app 👇旁邊的繩索不是行山人士搭建的,是這裡有工程進行而建 👇時不時要留意方向是否正確,目的地是屯門的顯發里 👇目前為此走了3.5公里,這個山頭約海拔388米,不知道這裡有甚麼工程呢?!🤔 👇右邊往下走,這裡勁大風又凍🥶🌬,一刻都不能停留 👇有兩條路,建議走黑色路線,不跣,很多腳踏位,很快到頂 👇左邊走 👇12:29到竹篙屻嶺(海拔422米)這裡沒有標高柱,但可望到大欖涌水塘 👇跣住往下走😅 👇回望走過的路徑,真係要俾個like自己👍👍👍 👇遠處的大欖涌水塘 👇一個沒注意走過了大石頂,錯有錯著這邊有些趣怪的石,背後的小魚兒在偷看我們 👇幸好沒走太遠,返回大石頂,大石旁邊路徑走 👇往九逕山發射站方向走,約10分鐘路程 👇14:01到九逕山直升機平台 👇不上去了,還有2公里路程 👇比起早上走的路,這裡相對感覺較易,而且很多人工腳踏位😅🫰但一樣不可掉以輕心,要小心慢行,這裡很多支路 👇14:38👉大嘴鳥石 👇這裡有很多趣怪奇石,不一一尋找了,沿路徑走,有甚麼看甚麼 👇鬧鐘石,在路徑的左邊位置 👇14:57開始落山,山路約500米 👇完成山路,接上石屎路左邊走 👇沿梯級下去就是顯發里,約10分鐘路程 💓💓💓🙇♀️謝謝支持及點讚🙇♀️💓💓💓聯絡,路線查詢,交流分享👇https://wa.me/85292210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