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 (星期六) 27~32度 晴🌞/早上大雨🌧☔️大欖涌水塘位於大欖郊野公園之內,是香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首個水塘,於1957年落成;水塘儲水量為45億加侖(約2,000萬立方米),並由一條橫跨大欖涌谷的一百五十呎高主壩,以及3條副壩組成。水塘的山谷內有不少丘陵,形成一些島嶼,成為水塘的特色,有《港版千島湖》之稱。大欖涌水塘除了收集雨水外,也是收集從中國大陸購入的東江水的水庫之一。今日會由大欖隧道轉車站做起點,走過5公里的石屎路,經過吉慶橋接上大欖涌水塘徑(麥理浩徑10段),水塘徑起點是七渡河與水塘匯入口,入口初段是竹林徑,這裡也是越戰單車路線熱點,走過5.6公里的水塘徑,餘下1.8公里石屎至掃管笏,是條超輕鬆郊遊路線🥰👍路線:大欖隧道轉車站 ➡️ 河背村 ➡️ 引水道 ➡️ 大欖林道-大棠段 ➡️ 大欖涌水塘徑(麥理浩徑10段) ➡️ 大欖涌水塘小壩 ➡️ 屯門掃管笏李屋村 完 (12公里/5小時連影相小休) 🚘乘巴士至大欖隧道轉車站落車👇9:25起步🚶♀️🚶♀️🚶♀️🚶♂️落車車站是入元朗/屯門方向,需走過對面 👇經過公廁 👇經過251A/B/C巴士總站 👇不要上梯級,走旁邊的路徑(梯級上去是出荃灣/九龍的大欖隧道轉車站) 👇這個路口轉入 👇經過閘口左邊走 👇隨即右轉沿石屎路往河背村村公所/71號小巴總站方向走 👇經過右邊的馬鞍崗遊樂場 👇荔枝樹 👇到河背村村公所後,左邊沿主路徑走 👇這個路口右邊走(左邊是往河背水塘的) 👇條路封咗😨問咗位放狗的村民,佢話封咗好耐啦😅叫我哋喺村公所後面兜過去喎🥲跟住又問另一位村民先成功兜到過去,原來係唔想單車人士經過,所以封了🤐❇️正確是到了河背村村公所後,右邊走,經過遊樂場後轉入穿過屋村群就是了 👇成功過了上鎖的閘門,為咗過這個閘門浪費了10分鐘時間🙄好睬未係好大雨 👇跟住輕鬆沿石屎路走就是了🥰 👇勁大雨☔️☔️☔️ 👇落雨都要同標柱影相😅 👇10:43到分岔路口,左邊走 👇繼續沿石屎路走 👇落去開始行水塘徑,雨停了👍 👇開始走水塘徑(麥理浩徑10段),水塘徑約5.6公里 👇竹林徑👍 👇聽到好大水聲,落去睇下有無靚景影先🥰成朝都無打卡位,兩位朋友身癢癢囉🤣 👇嘩!出太陽添🌞第一張靚景相😜 👇溪另一邊好多蘆葦草🥰是季節打卡點👍 👇繼續👣👣😜 👇一停雨就勁熱🥵呢排落咁多雨,水塘都仲係咁少水嘅🙄 👇條路好爛,搞到一腳泥😂 👇有圍牆物體,未知是否以前的村落,網上亦找不到相關資料,只知道水塘原址曾有七條村落,分別為大欖、關屋地、圓墩、清快塘、田夫仔、胡屋及黃屋。 👇景好靚,可惜俾樹木擋了不少景觀 👇有相影,兩位朋友就開心😂👍 👇估佢唔到,今朝落狗屎咁大雨,而家就曬到阿媽都唔認得😂 👇13:37到欖北坑,差不多行完水塘徑了 👇洗白白的單車男🚴♂️💪💪 👇完成水塘徑,接上石屎路往掃管笏 👇5分鐘後到大欖涌水塘小壩,箭咀方向走 👇水塘小壩一滴水都無,已經長滿草🫣 👇分岔路,走左邊的 👇熱到high high🌡,太陽辣肉的🥵 👇羊咩咩🐐🐐醒目識得喺蔭涼位😂👍 👇一家大細 👇到43號小巴總站,坐去黃金海岸tea一tea先,太熱了🥰😜 💓💓💓🙇♀️謝謝支持及點讚🙇♀️💓💓💓聯絡,路線查詢,交流分享👇https://wa.me/85292210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