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 (星期六) 16~21度 陰晴🌤 今日搞咗條輕鬆打卡路線,讓大家對腳輕鬆下,之後繼續挑戰行山路線🤭😅🥳第六代新纜車果然係唔同,除了兩旁,車頭車尾是特大玻璃,連車頂都是透明的,透光度充足,車箱地板是波浪型設計,可防滑防跣,唯獨是車程太短了只有5分鐘😅為增添路線豐富有行山感,到山頂後會由盧吉道步行至薄扶林道,途中走過夏力道,港島徑1段出薄扶林水塘,順道去大學堂及伯大尼。2.4公里長的盧吉道,沿途有多個打卡點,亦有非官方山徑通往張保仔古道,除了白天熱鬧非常,也是觀夜景的熱點。 ✳️山頂纜車由1888年5月30日啟用至今,已服務香港134年了🥰👍並於2022年8月27日啟用第六代新纜車,載客量由第五代的120人增至210人,綠色車身,寬敞車箱,偌大全景玻璃窗能無摭擋飽覽風景,以及全新中環站可容納千人的等候區,還有第一代複製纜車車箱供打卡。 纜車路線 : 中環花園道起點 ➡ 堅尼地道站 ➡ 麥當勞道站 ➡ 梅道站 ➡ 白加道站 ➡ 山頂總站 (途中4個站是不能上落客的) 第一代:1888 - 1926 木製車廂,由燃煤蒸氣推動,載客量40人。 第二代:1926 - 1948 電動拖曳齒輪系統,車廂設有52個座位。 第三代:1948 - 1957 二次大戰後引入62個座位的全金屬車廂。 第四代:1957 - 1989 全鋁質的車廂可載72人。全天候式的設計讓乘客欣賞沿途景觀時可免受天氣影響。 第五代:1989 - 2021 引入現代化科技,提升原有動力系統至微型計算機控制電力驅動,載客量120人。 • 山頂纜車中環總站位於海拔33米 • 山頂纜車山頂總站位於海拔396米 • 鐵路全長1,278米 • 坡度4度至25.7度 • 載客量為210名乘客 (167個座位和43個企位) 路線:中環花園道乘纜車 ➡️ 山頂 ➡️ 盧吉道 ➡️ 夏力道 ➡️ 龍虎山觀景台 ➡️ 港島徑1段 ➡️ 薄扶林水塘 ➡️ 大學堂(香港大學男生宿舍) ➡️ 薄鳧林牧場/伯大尼教堂 完 (山頂至伯大尼5.5公里路程) 🚘地鐵中環站J2或K出口,步行10分鐘至花園道纜車總站🚋 👇K出口,穿過匯豐銀行,皇后大道中,經過聖約翰座堂後,左前方就是纜車總站 👇皇后大道中 👇花園道纜車總站入口,9:50好少乘客👍車站入口黑色擺設是“無限之眼” 👇入口右手邊有複製的第一代車箱供打卡 👇再走入是“沉浸式體驗”區 👇之後走過長扶手電梯到月台 👇入車箱後好忙碌,只有5分鐘時間影相🤣🤣 👇透明車頂 👇白屋前盧吉道入口 👇兩旁燈柱是特色之一 👇太平山石龜 👇盧吉道與夏力道交界,轉入夏力道往龍虎山觀景台 👇唔駛10分鐘左邊上去就是龍虎山觀景台 👇龍虎山觀景台 👇箭咀位置下走,接上的是港島徑1段 👇分岔口,左邊走 👇25分鐘後路口右轉 👇左邊下走 👇前方就是薄扶林水塘 👇但係點解唔俾入去嘅🤔🤔 👇薄扶林水塘水務署職員宿舍 👇之後加插景點,朋友推介“大學堂”原來就在薄扶林水塘道旁邊😅 👇法定古蹟“大學堂外部” 👇梯級兩旁是“四不像”石像 👇兩小無猜🥰😜 👇沿薄扶林道往薄鳧林牧場及伯大尼教堂(往香港仔方向) 👇薄扶林道 👇國際廚藝學院 👇薄鳧林牧場,12:30~14:00 Lunch Time,試業期間需網上預約參觀,逢星期三休息。 👇伯大尼教堂 👇行catwalk 🤣🤣🤣行得似模似樣㗎 💓💓💓🙇♀️謝謝支持及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