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 (星期六) 19~26度 晴🌞今日路線絕對係夏日最佳選擇👉樹蔭路徑的天然冷氣走廊,起點至回歸亭(九龍坳)6公里路程(包括半段鷹巢山自然教育徑/尖沙徑/乾龍古道)沒有大上大落路段,亦沒有開揚景觀相對比較沉悶😅😊鷹巢山自然教育徑及尖沙徑路徑狹窄,路徑旁邊是山坡,沒有圍欄,小部份路段有有心人士築起簡陋欄杆,人多時要互相禮讓及注意安全,尾段回歸徑至竹園景觀開揚,但梯級較多。❇尖沙徑3公里❇乾龍古道830米❇回歸徑➕八仙徑700米路線:石梨貝水塘站 ➡️ 鷹巢山自然教育徑(=麥理浩徑5段) ➡️ 尖沙徑 ➡️ 乾龍古道 ➡️ 回歸亭(九龍坳) ➡️ 回歸徑/八仙徑 ➡️ 竹園天馬苑 完 (約7.5公里/慢行3小時50分連影相小休) 🚘荔枝角巴士總站(地鐵A出口)乘72 ➡️ 石梨貝水塘站落車 (約13分鐘車程) 或 81號巴士👇9:50起步🚶♀️🚶♀️🚶♀️落車後沿欄杆旁邊路徑走至行人過路線(不要上天橋) 👇其實唔駛上天橋的,因為唔知道前面原來有行人過路線🤣🐷咗 👇過馬路後郊野公園牌旁邊路口上走 👇上走120米到鷹巢山自然教育徑入口 👇隻🐒喺度閉目小睡👍😅 👇鷹巢山自然教育徑入口(亦是麥理浩徑5段),走一圈教育徑要3.5公里,今日只走2公里後接尖沙徑,而家位置約海拔160米 👇沿左邊路徑走,沒有大上大落路段 👇呢個算係最開揚景觀了 👇行咗50分鐘,突然有驚喜👉吊鐘花 👇10:40接上尖沙徑繼續直走,右轉是余下的自然教育徑路程 👇有心人士築起的簡陋欄杆 👇右邊有山窿,似防空洞🤔點擊圖片放大 +3 👇走過竹林路徑後到分岔口,左邊電塔方向下走,右邊轉上是貴妃徑 👇行呢啲路先好玩㗎嘛😅 👇5分鐘後到水管路 👇走過水管路後,完了尖沙徑,跟住右邊接乾龍古道上走往回歸亭(約25分鐘路程)左邊接引水道可往大圍沙田 👇乾龍古道路徑較之前的寬闊,主要是往上走的,間中會有梯級,沿途亦有人搭建的後花園 👇沿途會經過4條小橋點擊圖片放大 +3 👇座標石 👇12:40到回歸亭/九龍坳(位置約海拔300米) 👇行咗成朝終於有靚景觀喇🥰🥳 👇回歸徑入口都幾隱蔽,就在筆架山指示牌背後小徑走入,再留意左邊下走的石級就是回歸徑點擊圖片放大 +5 👇沿路有指示 👇落咗8分鐘有個平台後花園,朋友話見到有個伯伯喺度煮飯,唔通喺度住嘅🤔 👇再落小小有個窿,八掛走入睇下,原來別有洞天😅 👇捐入去後原來係一個大空地,山間天然療理場,仲分上下晝添,上晝氣功,下晝太極,旁邊有休息間,有水提供,設備非常齊全👍旁邊還有路徑,相信是通往剛才那個平台後花園 👇望住獅子山做運動又幾有新意喎👍 👇運動場出入口 👇仲有菜田添,自給自足點擊圖片放大 +2 👇過咗呢個位置就進入八仙徑 👇八仙廟點擊圖片放大 👇右邊走,左邊是往獅子山的點擊圖片放大 👇八仙徑完 👇穿過公園燒烤場後,左邊往竹園方向下走 👇沿獅子山道下走 👇左轉落竹園道,再往天馬苑駿安閣旁邊小巴總站乘53M往樂富離開 或 繼續步行至龍翔道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