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朋友,生活才顯得出它全部價值。」話雖如此,但朋友真的是生活的必需品,真的如此缺一不可嗎?也許經過這數十年頭,我大概可以告訴自己,朋友這東西也許只是我生活中的調味料而已。換個角度來說,我對友誼存有著一絲的不信任感。 你問我有沒有主動去聯群結黨交朋友,這當然是有的。也許是小時候對朋友那種憧憬,看到大夥兒在嘻嘻鬧鬧,結伴去遊玩,小休時你追我逐,心裏不自然翻起一種人有我也有的執念。 在段段友誼中,小學時候的友誼可算是最為簡單、最為純潔。可能因為未被社會瘴氣所污染,大家彼此靠近就只是為了玩樂為了開心,友誼之間不存有任何心機。小學時為了顯得合群,即使是比較內向的我也故意地靠近大夥兒,心裡抱著要交到朋友的想法。不意外地在圈子裡混了一會便交了幾個「朋友」。正因這份友誼難能可貴,當時的我願意為朋友們付出許多,願意和他們耗時間,願意義不容辭竭盡所能去幫他們。天真的我以為靠這便能維繫所謂友誼,以為我找到了真正一群好夥伴,後來才發現我在他們心裡其實是微不足道。也許他們朋友多的是,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但是在我而言,我只有他們。 記得有一次上課時要大家分享自己最要好的朋友是誰。我續一把他們的名字唸出來,但我的名字卻沒從他們任何一個口中說出來。那場景到現在還是歷歷在目。 我對朋友沒什麼要求。我不奢望朋友會主動來幫忙,只希望你們在背後默默支持。我不奢望朋友會明白我的事情,只希望你們不要在背後搬弄是非。可是,似乎我的要求有點太高了吧。在我忙起來的時候,想找個人來訴苦,一起分擔一下壓力,但是沒人願意理睬。沒差,自己也能辦妥。苦幹了幾天,任務可算是略為完成。談不上很好,但總算得過且過。這事有些聲音傳到我耳邊,說我的不是說我做的不好,言語間作出各種嘲諷,無視我所付出的努力。批評、不諒解我早就預料得到,但只是萬萬也想不到這些話是出自朋友的口中。而且,這些說話我是從另一人口中得知。 頓時覺得很心寒,面前跟你裝得很要好,背後卻暗暗放出一支支冷箭。我還聽說過有些人還會集體開一個群組聲討、嘲笑、謾罵他們看不過眼的「朋友」。究竟是我對朋友過分信任依賴,還是這才是世間常態?直至現在我也搞不清楚,但我知道留一點空隙就沒錯。有些事自己能做到的就別依靠別人,反正受傷的都是自己。既然交朋友那麼辛苦,倒不如自己一個人。 「一個人不能放置孤獨太久,不然你會喜歡上這份孤獨。」網上的話不能更中肯。現在比起大夥兒活動,我更喜歡自己一個待著。其實我也懷疑過自己是不是患了社交恐懼症,說穿了就是害怕處於一大堆人的場合。把我放在這場合總感覺渾身不自在,恨不得馬上逃離這環境。 但我又不抗拒和朋友相處,前提是人數不要太多。 有一種共鳴就是三人行,必有一人被忽略。往往不善言辭、不擅於表達自己的我就是被忽略的那個。雖然和朋友們肩並肩、手牽手,但總感覺我們不是同一個時空。感覺就像是被拽著的熊啤啤,雖然手是牽上了,但心和話題卻牽不上。為了掩飾這種酸溜溜的心情,不得不戴上一個假面。明明聽不明白就裝很懂,陪著笑笑看。 與其這麼疲累,自己一個不會更好嗎?不用過份顧慮別人而委屈自己,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心情、意願做事。免去拼命維繫友誼的束縛,把內心所想所思盡情表露。雖然樂趣是少了,但是感覺更輕鬆舒暢。即使是難過傷心,也都習慣自己一個人面對。 到現在,點頭之交確實不少,但能推心置腹的屈指可數。這一切告訴我,朋友可遇不可求。要是遇到就是人生的福氣,遇不到也不必強求。有朋友無疑生活會更充實豐富,但沒有也好想沒什麼大不了。沒有調味料的白飯,還是能嚥得下。 ———— 撰於二零一六年五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