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適逢颱風浪卡的打風前夕,因怕交通受阻,打消了前往離島的念頭,最終在出發前的10個小時,改往流水響和鶴藪,把握在好天氣時郊遊,這陣子能夠在平日相約同業好友一同漫遊香港,既可鍛鍊身體,亦可維持好心情。位於八仙嶺郊野公園的流水響水塘和鶴藪水塘,同是灌溉水塘,由於兩者距離不遠,遊人都會把兩個水塘,組成一個半天的行山行程。從小巴下車處需要走一段斜路,需要一點氣力,在斜路盡頭設有公廁可以梳洗和稍息一下,然後再走一會,便會到達流水響郊遊徑的入口。流水響水塘是個仙氣十足的地方,在塘畔位置種有杉樹林和白千層,吸引遊人前來拍攝打卡和野餐,而這裡亦是婚照和電視電影取景的主要場地。在陽光充足的日子,由於塘水波平如鏡,在對岸能夠清楚拍攝到樹木的倒影,故有「森林中天空之鏡」之稱。前往終點鶴藪水塘共有兩條路線,當日選擇了較為大路的方法,取道流水響郊遊徑登上石坳山,經衛奕信徑9段下山至鶴藪。上山的路段主要是梯級,所以比較吃力,其後都是山路,部分路段沒有樹蔭,注意補水和作適量的休息。進入衛奕信徑9段後全程下山,由於部分路段日久失修,梯級並不完好,行走要記得注意安全,約20分鐘便會到達鶴藪水塘的水壩。這是一個先甜後苦(Google Map遊走路線)的路線,斜路和梯級都是都市人的剋星。遊走路線 八仙嶺郊野公園(分盆路口) > 鶴藪路 > 流水響水塘 > 流水響郊遊徑 > 石坳山 > 衛奕信徑9段 > 鶴藪水塘 (鶴藪路) > 鶴藪綠田園 從粉嶺港鐵站(C出口)乘52B小巴,於八仙嶺郊野公園的分岔路口下車,分別可通往鶴藪水塘和我們今天要到的流水響水塘 久違了的藍天白雲好風景,配合中秋節過後帶點涼爽的天氣,很適合行山郊遊 這天花了3:15完成了6.6公里的路程,當中有平路、山路和梯級,也有流水響的優美景色,可以一次過滿足行山拍攝兩個願望 我們先沿水塘進入流水響郊遊徑,向拍攝打卡景點流水響塘畔出發! 進入流水響郊遊徑後,發現有很多長得有趣的樹木,吸引不少遊客在此流連和拍照打卡 位於流水響水塘的一角,發現了透徹的水中倒影 素有「森林中天空之鏡」之稱的流水響水塘,對岸的塘畔,就是著名的拍攝打卡景點,每逢陽光充沛的日子,波平如鏡的水面都會反射出樹木的倒影,可昔這天的倒影不似預期 走過流水橋後不消幾分鐘,便會到達流水響的著名打卡點 來到流水響塘畔,除了有杉木隧道,旁邊亦種有白千層和各種綠色植物,吸引遊人前來拍攝打卡和野餐,這裡亦是婚照和電視電影經常取景的場地 在杉木隧道旁,種有了白千層,這遍綠油油的景色,給予遊人很寧靜和舒服的感覺 遊畢流水響水塘後,我們需要原路折返至流水響郊遊徑的入口,從左方的樓梯登上石坳山,前往鶴藪水塘 從流水響前往鶴鬥水塘的方法有二,我們選擇了有一點點辛苦的路線,原路折返至流水響郊遊徑的入口,拾級而上石坳山(沒有攻頂),再接衛奕信徑9段下山 流水響郊遊徑初段的梯級完好,行走時有點吃力,但只要小心慢慢走,難度一點也不高 走畢上山的樓梯後,終於看見平路,都是以山路為主,加上兩旁都有樹蔭,一點都不難走 在石坳山的分岔路上的石碑路牌,感覺有點像墓碑,我們依照鶴藪水塘的方向下山,未有挑戰難度更高的九龍坑山,哈! 到訪當日太陽十分猛烈,也許是因為颱風浪卡到來的前夕 【注意安全】在石坳山的懸崖路牌處,可以拍攝到鶴藪水塘的全景 一路上看不見市區的高樓大廈,而且有環山包圍,感覺跟大自然好親近,看多一點綠色的事物,對眼睛也有好處 從石坳山至鶴藪水塘的下山路線,是衛奕信徑9段的部分,全程大多是山路,只有小部分是梯級,個人認為山路更省力和易行,同時可訓練行山者的腦筋和平衡力 進入鶴藪水塘家樂徑,向左是通往我們的終點鶴藪水塘,向右則是前往著名看蜻蜓的沙螺洞 這天光線尚算充足,從高處拍攝水壩,能夠隱約拍攝到倒影 鶴藪水塘是個灌溉水塘,容量只有18萬立方米,水面波平如鏡,環境優美寧靜 走過這遠足界有名的「六十八級」(兩道長而筆直的樓梯),便會到達鶴藪水塘的水壩 鶴藪水塘家樂徑,是一條簡單的健行路線,全長2.5公里,內有小橋流水,環繞狹長多灣的水塘一圈 到訪日遊人不多,能夠拍攝到沒有人的水壩照片 在鶴藪水塘水壩旁,設有一道樓梯,可以以低角度拍攝水壩的打卡照 路上難得一見的巨形樹木,走累了也可在這裡稍息一番 來到鶴藪營地,代表旅程已經接近尾聲,因為疫情關係,營地在這陣子未有開放 沿鶴藪路走至路口,便會看到鶴藪圍涼亭,是52B小巴的中途站 由於52B小巴的班次不多,離開時建議行多幾步,走到位於鶴藪圍的總站候車,既可確保有位上車,車站更設有民間座位,可以坐著排隊#行山要注意安全#自己垃圾自己帶走伸延閱讀漫遊香港 - 青衣自然徑 青馬大橋漫遊香港 - 東涌觀景山 昂坪纜車 赤鱲角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