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帶大家「上山下海」行港版千島湖,今回繼續把未完成的文章重生,把各位帶到港島區的山頂,來一次簡易行山。星期六工作日的下午(2020年),放工後不是跑到戲院看戲,而是即興以雙腳從中環走上山頂,漫遊香港之餘,也可鍛鍊身體。離開Office之前,簡單Google一下路線(Google Map遊走路線),乘中環至半山扶手電梯至堅道,走過孫中山紀念館,沿衛城道走至干德道,再從克頓道進入龍虎山晨運徑,上山的路雖然九曲十三彎,但是全程石屎路,可謂沒有難度可言。在這段未能出走的日子,行山這個活動,好像變成了港人放電的唯一出路,說到底,大定都係想走到戶外,可以短暫脫下口罩,呼吸一口新鮮空氣,可惜山上的人潮繼續超出預期,全程口罩仍然緊貼面部。遊走路線中環半山扶手電梯 > 堅道 > 干德道 > 克頓道 > 龍虎山晨運徑 > 龍虎山郊野公園 > 松林炮台 > 夏力道 > 柯士甸山道 > 山頂公園 > 太平山頂 > 山頂凌霄閣纜車站 > 舊山頂道 > 動植物公園 這天天氣不錯,在山腰位置的龍虎山晨運徑上,能夠拍攝到九龍半島的全景 以運動App Google Fit記錄的行山路線,原來我環繞左山頂半個圈 準備上山Ready go! 路上遇到一班騎單車的山友,由於人多路窄,他們也得要下車把單車推上山 看見這個牌匾,在下終於進入了龍虎山郊野公園 以漁護處的地圖再次確認一下路線(個人認為這個比較可靠) 身為九龍人的Koala,對於維港對岸的香港島景色比較深刻,這次在港島半山上看九龍全景,景色同樣美麗,ICC十分出眾,亦是九龍半島上的地標代表 從這裡可看到ICC對出的新油麻地避風塘,除了躉船以外,亦停泊了幾艘停航已久的金光飛航 從旭龢道通往山頂的龍虎山晨運徑,環境優美全程石屎路,沿途兩旁都有樹蔭,適合任何年輕人士行走 進入山頂夏力道之前,這裡有個軍事歷史遺跡 - 松林砲台歷史徑 由於當日目標是山項,在下只拍了這張照片,未有深入了解便離開了 松林砲台旁有個燒烤場,可惜在疫情之下暫停開放,同場設有一些健身設施,吸引了市民在此一展身手 路上有小販擺賣傳統小食糖蔥餅,吸引了不少市民購買 向左走向右走,在下Koala選擇較近距離的右方,向山頂纜車站進發 在夏力道的中段,設有一個富英國殖民地特色的涼亭,原來這裡是通往最新景點西高山的入口 據說西高山是個新興的打卡點,風景十分優美,日後有機會要試試這條路線 爐峰自然步道全長6公里,路線由薄扶林水塘至山頂爐峰,沿途可多角度俯覽薄扶林水塘和南丫島,以及維港和九龍半島的景色 眼前就是薄扶林水塘,後方的三支香為南丫島 一直以為凌宵閣就是山頂的最高處,原來在更高處還有個山頂花園,所以趁自己當日狀態大好,跟隨其他遊人繼續登頂! 以為自己狀態大好,好不容易走完剛才的大斜路,終於到達熱門打卡點山頂公園,白色這座富新古典建築風格建造的守衛室,在1995年列為法定古蹟,前方還有高不見頂的斜路,登頂仍須努力! 位於柯士甸山道的山頂公園,原址是香港總督的山頂別墅,園內以19世紀英國維多利亞時代設計,紅磚建築、典雅的噴水池和涼亭,連同美麗的花圃和大草地,令人仿如置身在外國,難怪這裡成為了熱門的婚照拍攝場地 好不容易,在下Koala成功登上山頂的最高處,在鄰近的山頭,設置了很多的發射塔和訊號塔 一直以來,在下Koala都不知道這個在很多的電視劇集中出現的涼亭,就是位於山頂上,哈! 在山頂公園的草地上,吸引了不少老外野餐和享受陽光,畫面告訴在下,外籍人士和港人野餐的分別,是沒有返置帳篷 回到山頂纜車站旁的盧吉道,可飽覽維港兩岸的建築物,趁天氣不錯,光線依然充足,影多幾張相是必須的 從山頂拍攝的港島背影和九龍半島全景,幾座香港的地標建築物IFC、中銀大廈和ICC,都集中於此 中環的怡和大廈和摩天輪,尖沙咀的星光行、文化中心和天星碼頭,都是香港富代表性的景色 九龍東一帶,啟德郵輪碼頭上沒有巨輪,左邊的雙魚星號卻停泊在海上 位於山頂廣場前,擺放了一架舊式山頂纜車,吸引遊人合照 在下身為旅遊從業員,很難想像凌宵閣裡,全場都是本地港人,卻沒有外國遊客 回程沿舊山頂道下山前往中環,在下已經走過好幾次,相信應該是最快回到地面的路線 歷史悠久的動植物公園,是小學時學校會前往參觀的地方,到訪日繡球花正在盛放,這裡亦是回中環的必經之路#行山要注意安全#自己垃圾自己帶走伸延閱讀漫遊香港 - 輕鬆上西高山 松林炮台 龍虎山晨運徑漫遊香港 - 日落摩星嶺 芝加哥大學香港校園漫遊香港 - 中西區海濱長廊 中山紀念公園 西環泳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