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的名字「Netherlands」,就是「低窪之國」的意思,國土上有一半陸地都低於海拔,首府阿姆斯特丹,也是個低海拔城市,從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的黃金年代Dutch Golden Age,興建了4條主要運河,以作規劃城市和發展居民區,水路貫穿整個城市,甚至有助商貿發展,故有「北方威尼斯Venice of the North」之名。 醫飽個肚,還未以雙腳切切實實地遊走荷蘭阿姆斯特丹,下午我們決定要來一個「最最最遊客」的活動 – 運河船河Canal Cruise。在下一直以來都覺得,係景點Hop on Hop Off的Big Bus好遊客,但來到荷蘭阿姆斯特丹這個運河城市,動物們自知能力有限,單車駕馭不了,時間又不容許我們以雙腳慢慢遊,只好借助運河船河,在一小時內瞬間看阿姆斯特丹,請不要笑我(我們)做這種傻事,這確實是最快捷、最簡便和省時的遊覽方法! 補給過後,出發到位於Damrak的Canal Cruise碼頭,展開阿姆斯特丹的運河之旅 這次選擇了Gray Line的1小時運河船河,收費每位EUR15.5 即將帶我們遊覽阿姆斯特丹的Dr Albert Schweitzer Day 04 – 12 Nov 2014 (Wed) Brussels, Belgium比利時布魯塞爾 > Amsterdam, Netherlands荷蘭阿姆斯特丹 Hotel Breakfast (0720) – Hotel酒店/ Hotel Check-out辦理酒店離開手續(0815) – Central Station Gare Centrale中央車站(0820, Purchase Train Ticket at Travel Centre) – Amsterdam Sloterdijk Station (1157, Intercity IC1218 0857/1006 > IC2641 1010/1155 via Roosendaal // EUR40.8 + 3.5) – Hotel酒店/ Hotel Check-in辦理酒店入住手續(1235, 25Min Walk) – Hotel酒店 (1340) – Sloterdijk (1400, 20Min Walk) – Amsterdam Central (1410 // EUR3.1) – Tourist Office遊客中心(1420) – Lunch午餐 @ Grill Steak Guadalupe (1438 // EUR53) – Canal Cruise by Gray Line運河船河(1615 // EUR15.5 for 1 Hour) – Damrak達姆拉克大街(1730) – de Bijenkorf – Dam Square‧HEMA, Albert Heijn (1830) – Nieuwe Kerk新教堂 – Royal Palace Koninklijk Paleis皇宮 – National Monument Nationaal Monument – Damstraat – Take Away外賣 @ Walk to Wok (1938 // EUR21) – Hotel酒店(2018 // EUR18 by Taxi, 20Mins) – Dinner‧Fried Udon炒烏冬晚餐(2028) Hotel Golden Tulip Amsterdam West, Amsterdam #109 Canal Cruise提供19種語言的導賞,以為華語只有強大的普通話?原來仲有廣東話選擇,Earphone不知是否用完即棄,還是消毒後循環再用?! 出發咯! Gray Line Canal Cruise在網頁和碼頭都聲稱自己是No.1 Canal Cruise,以在下身為旅遊從業員的分析,選擇Gray Line是因為它是Local Tour的名牌,班次比較多,並提供19種語言的Audio Guide,包括廣東話,船上更設有洗手間(在撰寫遊記之時,旅程完結的一年之後,Free Wifi亦成功進駐遊船之上,果然與時並進!),整體比較完善。 歐洲初冬的天氣有點寒冷,當天乘客不算多,於船上可以隨意找個喜歡的位置,運河船河在16:15出發,正是夕陽西下的Magic Hours,希望路上可以拍到好照片,這次乘坐的玻璃船,兩旁和天花以透明玻璃分隔,讓遊客可以清楚觀賞周遭景色,此情此景,以往在電影和旅遊節目看得多,自己卻是首次乘坐。 運河船河Canal Cruise的觀光路線 1) Damrak #5 Pier > Open Havenfront > Grand Hotel Amrath (Waalseilandgracht) 運河船河,先由宏偉的Grand Hotel Amrath展開序幕! 2) 蒙特班斯塔(鐘樓)The Montelbaanstoren Montelbaans Tower (Clock Tower) (Oudeschans) 在阿姆斯特丹的一個鐘樓地標,話說這城市的鐘樓夠多了,我在很多照片配對下,才找出它的真正身份,蒙特班斯塔The Montelbaanstoren Montelbaans Tower原先是中世紀防禦牆的一部分,現在鐘樓正面臨於一個瀕危局面,多年來受到的風雨侵蝕,加上改造的負載,已令這塔面目不復再… 3) Waterlooplein Flea Market (Zwanenburgwal) 4) National Opera & Ballet (Amstel) 5) Hermitage Amsterdam (阿姆斯特爾河Amstel) > 瘦橋Magere Brug Skinny Bridge (阿姆斯特爾河Amstel) 瘦橋Magere Brug Skinny Bridge是阿姆斯特爾河Amstel上唯一的木製吊橋,也是阿姆斯特丹的一個著名景點,有說是因為有一對姓Magere的姊妹,分別居住在河道上的兩岸,她們不甘每天長途跋涉才能相聚,故建造此橋。吊橋曾經在1772年擴建,故現在的瘦橋已不再「瘦」,但名字依舊,每天繼續為經過的船隻升起橋面。 6) 7-Bridges (Reguliersgracht) 7-Bridges是指在Reguliersgracht上的7道橋樑,從紳士運河Herengracht上的這個位置,可拍攝到全部橋樑(在下拍的照片只有5道橋樑…) 7) 紳士運河Herengracht > 黃金轉彎Gouden Bocht Herengracht 476 Herengracht 464 (Left) 紳士運河Herengracht‧Leidsestraat至 Vijzelstraat的部分,沿Nieuwe Spiegelstraat居住了阿姆斯特丹最富庶的市民,在運河旁建了雙倍寬度的房子,並設有精美花園和古典主義的立面,故被命名為「黃金轉彎Gouden Bocht」Golden Bend。 Herengracht 476和464,是紳士運河Herengracht上,其中兩家被認為最美麗的房子,這一帶的房屋,現在都改成銀行和保險公司的辦公室。 點擊圖片放大 +2 8) Brouwersgracht > Zilveren Toren Amsterdam Regardz Meeting Centre > Westertoegang 9) IJ Bay Area > EYE Film Museum 點擊圖片放大 +2 10) BIMHUS Jazz Club > NEMO博物館Science Centre NEMO > 海上皇宮Restaurant Sea Palace (Oosterdok) NEMO博物館Science Centre NEMO,這座外型獨特,像是一條鯨魚的建築物,始建於1923年,於1997年進行翻新,2000年正式投入服務,是荷蘭最大的科學中心,每年吸引超過50萬人次入場參觀,深受市民和遊客歡迎! 富有中國特式的海上皇宮Sea Palace,是一家漂浮在水上的中餐廳,收睇遊記也不妨看看人家的Dim Sum Menu,點心EUR4 起,炒粉麵EUR9.5起 11) 淚塔Schreierstoren Weepers Tower > Damrak #5 Pier 倒數船河的最後十分鐘,天空的顏色開始作出轉變,讓我們在遊船上渡過當天的Magic Moment… 綜合各方資料記載,淚之塔Schreierstoren Weepers Tower,建於1482年,是當年水手出航和士兵出征時,妻子送別丈夫的地方,多年以來流過不少眼淚,現在已改為一家Café。 阿姆斯特丹的環狀運河系統,長度超過100公里,當中最主要的3條運河,紳士運河Herengracht (Patricians’ Canal / Lords’ Canal)、皇帝運河Keizersgracht (Emperor’s Canal)和王子運河Prinsengracht (Prince’s Canal),聯同地區Jordaan,在2010年被到為世界文化遺產。 皇帝運河Keizersgracht (Emperor’s Canal),是全市最寬闊的,而王子運河Prinsengracht (Prince’s Canal),則是市內最長的運河,沿途有阿姆斯特丹著名景點安妮之家Anne Frank House和西教堂Westerkerk。 從玻璃船上看阿姆斯特丹,不難發現荷蘭的傳統居所,包括了窄房、窄門大窗、山形牆、吊勾、東歪西倒的房子和船屋六大特色,現在就和各位逐一解構! 窄房 / 窄門大窗‧荷蘭的房子都夠纖瘦了,我懷疑其寬度,比起在越南的房子有過之而無不及!房子的門戶都比較細小,據說是與課稅有關,門越寬,須繳交的稅款就越多,相反窗戶就造得比較大,以便把傢具援進房子,所以聰明而節儉的荷蘭人,都把大門建造得比較窄小 掛勾‧荷蘭的建築物不高,窄窄長長只有三、四層,在頂層正面通常會設有掛勾,方便把傢具吊起,從窗戶放進屋內 山形牆‧由於房子建得比較窄,屋主都會把心思放在房子的正面,形成一幅幅不同形狀的山形牆,在運河上拼湊出有趣的面貌 東歪西倒的房子‧這是荷蘭的其中一種建築特色吧!由於阿姆斯特丹位於河海交界,地基比較鬆軟,建築物經過時間洗禮,因此左倒右傾,一排排東歪西倒的房子,可是這樣練成的… 船屋‧早期為了解決居住問題,當地人把居所搬到船上,發展成為今天我們看到的船屋,屋內附有水電供應,部分改成了博物館和酒店,讓旅客體驗和認識這種荷蘭特色住所 Canal Cruise上的Magic Hours… 遊記開首說過,運河船河是一個最快捷遊走阿姆斯特丹的方法,但一年後撰寫這篇文章時,卻花上最多時間去翻查資料和寫出路線,只因Gray Line的官方網頁,是沒有上載船河路線的,希望這一次的努力沒有白費,讓在下的文字,帶各位瞬間遊阿姆斯特丹! Canal Cruise in Amsterdam https://www.canal.nl/en/canal-cruise-amsterdam http://amsterdamcanalcruises.n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