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你愛吃的魚生丼成員有誰呢? 日本魚生丼 大解析 ! 其實我們說的Toro不是你看到 日本魚生丼 上的紅通通吞拿魚,紅通通的魚生其實是吞拿魚的部位之一「赤身」!海膽是海膽的生殖腺!原來我都不知道我吃下去了那麼多神奇的海洋生物, 日本魚生丼 大解析公開你吃過的刺身們的真實身份! 01 | 吞拿魚 吞拿魚又稱為金槍魚或鮪魚,在日文為まぐろ(Maguro),並不是我們平常所說的Toro!トロToro只是吞拿魚刺身的一種,以後要若是想說吞拿魚的話,記得要唸對名字! 吞 拿 魚 魚 生 簡 易 圖 (圖 片 來 源:https://goo.gl/P30WLF) 02 | 瘦吞拿魚肉(赤身) あかみ(Akami),就是我們最常見到的「赤身」指瘦吞拿魚肉,相對於大トロ、中トロ脂肪率更低的吞拿魚肉。 ( 圖 片 來 源 : Instagram @cellianhu ) 03 | 肥吞拿魚肉(トロ) トロ(Toro):這就是我們時常聽到的Toro,指的就是脂肪比例比較高的吞拿魚品種做成的刺身,又可細分兩種: 1.大トロ(Ōtoro)是吞拿魚身上最肥的魚肉,是在所有部位的吞拿魚刺身中,顏色最淺的。脂肪率相當高,可說是入口即溶。我們一般在魚生丼中是看不到大トロ的,因為脂肪率太高,很容易膩,這是為何我們看到的魚生丼都是紅通通的「赤身」。 ( 圖 片 來 源 : Instagram @fumiya.a0326 ) 2.中トロ(Chūtoro)是吞拿魚身上介於赤身與大トロ之間的吞拿魚肉。這也是不常出現在魚生丼當中,由於顏色沒有赤身鮮豔,口感也沒有赤身扎實,所以一般來說還多是採用瘦吞拿魚肉。所以,我們吃的魚生丼上面的鮪吞拿魚都不是トロ(Toro),大多是赤身! 【小結】 顏色從深紅到淺紅: 赤身>中トロ>大トロ 脂肪比率: 大トロ>中トロ>赤身 04 | 比目魚 平目(Hirame) 晶 瑩 剔 透 的 比 目 魚 生 魚 片 ( 圖 片 來 源 : https://goo.gl/iVbH3h) ( 圖 片 來 源 : Instagram @zepemi ) 05 | 三文魚 サーモン(Salmon) 在魚生丼上看到橙色的刺身就是三文魚,除了刺身的吃法外,還有從歐洲傳入的煙三文魚吃法。 其他常見魚生外的海鮮刺身 06 | 海膽 「ウニ」(Uni):海膽。魚生丼上的新鮮海膽其實是海膽的生殖腺唷。 ( 圖 片 來 源 : https://goo.gl/XhNp9E) 07 | 河豚 ふぐ(Fugu)。大家知道河豚的毒素可以讓一位成人致死嗎?河豚的毒素分佈在其皮膚、內臟中,若是師傅沒有處理好,可能會有致命的危機!所以來到日本想要吃河豚肉,一定要選擇口碑比較好的河豚肉店家,絕對不要亂吃! ( 圖 片 來 源 :https://goo.gl/iUpiHD) 08 | 八爪魚 たこ(Tako)。八爪魚應該是最好辨認的刺身種類。 ( 圖 片 來 源 :https://goo.gl/HnsjBj) 09 | 蝦 えび(Ebi)海老。海老指的就是蝦,但是通常蝦很容易變壞,若是放在冰箱中,蝦的肉質也會變味,所以很不常看到有蝦刺身的出現,我們在日式料理中通常是看到炸蝦的料理方式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