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是什麼?】如何評估小朋友有沒有SEN? 特徵+成因一覽根據香港教育局的定義,有特殊教育需要(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SEN)的學生是指在學習上面臨困難並需要特別教育支援的學生,原因是他們在認知、情緒、行為、社交和人際溝通等方面發展上遇到障礙和挑戰。目前香港的學校皆有參與「雙軌制」的融合教育,對於有一般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他們可以入讀普通學校與普通兒童一起學習,並得到教育局的支援服務。而對於較嚴重或多重殘疾的學生,教育局會根據專業人士的評估和建議,並在家長的同意下,轉介他們入讀特殊學校,以接受更強的支援服務。根據教育局的分類,目前有九大類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而他們都可以在普通學校就讀並得到教育局的支援服務。其中的兒童訓練能有效針對3至12歲的有特殊學習需要和學習障礙的學童,例如資優、自閉症、亞士保加症、學習遲緩、過度活躍等有情緒或行為問題的兒童,幫助他們克服學習困難並提高學習能力和自信心,以實現教育的包容性和平等性。SEN9大類特殊學習障礙 (SpLD)智力障礙 (ID)自閉症 (ASD)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 (AD/HD)肢體傷殘 (PD)聽力障礙 (HI)視覺障礙 (VI)言語障礙 (SLI)精神病 (MI)SEN特徵通過正常的相處社交,我們一般都能夠辨別出與我們截然不同的學童;然而,有些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童則需要更深入的評估,他們在思維、記憶、注意力、語言表達、運動能力或社交能力等這些方面相對較弱,需要額外的支持和幫助。一般而言,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童的思維較為具體,缺乏抽象和邏輯思考能力。他們的記憶力較弱,難以記住許多繁複的事情。同時,他們的注意力不夠持久,容易分心,難以集中注意力。在語言表達方面,他們的能力較弱,,可能有發音不準確和詞彙量有限而做成溝通的問題。此外,他們的四肢或手眼協調能力不夠靈活,可能影響到他們日常生活中自我照顧的能力。最後,他們的社交能力也較弱,難以與他人有效的溝通和互動,可能會令自尊自信不足。SEN成因兒童發展遲緩的成因主要分為先天和後天的因素。先天因素包括遺傳或生理方面的問題,如染色體病變、遺傳問題和胚胎早期發育變異。另外,孕婦在懷孕期間可能服用不當藥物、飲用過量酒精,或者遭遇難產或早產嬰兒併發症,這些也可能導致兒童的發展遲緩。後天因素則與兒童的成長環境和學習相關。例如,幼兒和兒童時期染病、接觸環境中的毒素(如鉛或水銀),或者遭受腦炎或腦部創傷,都可能對發展造成不良影響。此外,父母工作忙碌、幼兒缺乏適當的照顧或成長環境也可能影響兒童的發展。文章出自Kidemyhttps://www.kidemy.hk/blog/%e8%82%b2%e5%85%92%e6%94%bb%e7%95%a5/sen%e6%98%af%e4%bb%80%e9%b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