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能從公司由上而下,從各部門的經營情況,看出企業的經營效率 對於投資一間公司來說,最種要是看股東報酬率,這反映了一間公司的獲利能力; 一家公司的營業收入是判定企業營運狀況的重要資訊。 但是只看這些數字,不能夠完全了解各部門具體的營運狀況, 也不能了解未來還有沒有進步空間。 如果一間公司營收很高, 但是應收帳融資款項也很高,大約反映產品賣出去後常常要拖很久才收得到現金, 如此一來,補貨的速度就會變慢 感到壓力, 有一天 你公司接到一張大訂單,因前面的貨物塞住,公司就可能來不及應付這大客,把機會流走掉。 又或者一間企業存貨賣出的速度很高,但平常在倉庫裡的存貨更高出許多, 代表企業可能一次進很多存貨, 堆積在倉庫慢慢賣。 存貨堆在倉庫裡就要更多工作人手及開支,也有可能因產品周期短 存放太久令公司出現間接受損 影響獲利能力。 遭遇天災人禍等不可抗力因素時,會有更大的損失。 所以只要加強存貨控管,貿易融資風險也能降低。 從5大指標 看出各部門的經營效率 我們用股東報酬率(ROE) 看企業為股東賺錢的效率 用總資產周轉率 看企業的整體效率 但企業又分好多部門。所以就需要其他財務比率,讓我們了解各部門的效率。 例如: 1. 存貨周轉率,反映銷貨速度,代表銷售部的效率 2. 應收帳款項周轉率,也反映信用部的收款能力和銷售部的議價能力 3. 應付賬款項周轉率,則反映採購部的議價能力 4. 固定資產項周轉率,主要反映製造部的製造效率 經營效率各產業標準不同 應該和同業比較 例如:賣房子的速度本來就比賣電腦還慢, 所以營建業的存貨周轉率無法和電子業比較。 又例如:零售業都收現金,應收帳款週轉率本來就很高, 無法和製造業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