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開始看到不少關於Introvert(內向兒)的外國文章,有些更是圖文並茂解釋甚麼是Introvert、Introvert與Extrovert(外向兒)的分別,仿佛Introvert是一種新的人類品種。當然我是樂於看到關於Introvert的討論,讓這種「不為人知」的性格特質重見新天。 這樣說有點奇怪,因為這些對我來說都不是甚麼「不為人知」的秘密或新鮮事,因為我從小到大都是個不折不扣的Introvert;又或者換個角度看,為何沒有解構Extrovert的文章呢,Introvert卻要圖文並茂去解說;再者,性格特質之複雜其實不能用這二分法一概說明(所以還有一種新品種叫Ambivert,既外向又內向的人;還有甚麼16PF,十六種性格元素,除內外向之外加上其他元素和角度去作出性格分類,在網上可找到很多測驗,玩玩無妨)。 每個人都總有其內向和外向的一面,但我想我可算是頗極端的內向兒,兒時更甚。就讓我簡單化地把人分為內向和外向兩種,說說我這個極端Introvert的「坎坷」成長歷程:為何我會開始對抗自己的內向性格;以及我如何學懂接受自己,欣賞真我。 內向等於無性格? 現在很多關於Introvert的討論,都叫人認識和欣賞性格內向的人,但在我小時候,沒有人會用這些角度去看內向兒。內向好像不被看作是正常性格的一種,又或者,內向的人就是「無性格」。 學校中所謂「Sharp醒」的人,都是外向兒,他們健談、擅長社交、受歡迎、能言善道;他們是領袖人物、人生勝利組、容易獲得注目、發熱發亮。而如果你是以上的完全相反,人們找不到形容詞去形容你,因為你個人好「模糊」、好「甩色」,即是你實在唔多覺眼,好容易消失於背景,同牆紙撞色。大家找不到任何有趣的字眼去形容你,也沒有人有興趣認識你,因為都沒有甚麼可以認識。 你好無性格。 記得中三那年,我的學業成績有很顯著的進步,級名次躍升了100名(本身包尾),我對成績表中班主任對我的評語印象極之深刻:Great achievement in academic result and character building,那刻我才知道自己的性格是需要建立(我不知道她從何看到我有建立過),我一直以為我已經有自己的性格,無必要刻意去建立或者改變,即使我知道很多人都覺得我有性格缺憾。 多一點背景資料,小學時的我名列前茅,聰明乖巧,向來深得老師歡心,也很受同學歡迎。升上中學後,情況180度轉變,讀書包尾、無朋友。可能踏入青春期,大家的心態都不同了,有誰不想be the cool kid,三五成群埋吓堆。你想受注目,要不就是高材生(但不可是書呆子);要不就性格外向,多朋友,做風頭躉;要不就是俊男美女,做男神女神。我以上皆不是,但我都只是繼續做自己,卻突然變成好有問題。 內向是性格缺憾? 當然我知道自己好有問題,因為我科科都不合格,對我來說已經是好大震撼,但原來更大的震撼,是來自別人(老師、同學、甚至父母)怎樣看我和我的內向。「內向」這兩個字在當時是沒有任何正面意思,而是被視為需要處理的問題、需要修補的缺憾。 我的學業成績成功吸引了老師和父母的注意,因為大家都不能理解一個本是straight-A的學生怎會一下子跑包尾,件事好有嫌疑。我的老師經常跟我和父母談論我的學業問題,而更主要的更是我的性格問題。他們覺得我太靜、太內向、太不合群,而我這種性格,是會嚴重影響我的社交、個人成長,以及學業;他們覺得我成績大跌,是因為我太內向,不敢發問,追不上課堂進度。 我其實覺得好bullshit,為何我成績差不可以純粹是因為我蠢?為何會跟我的內向性格有關?是否因此,當我成績大有進步時,老師會覺得這跟character building有關?說實在我無build過,我只是studied so fucking hard and I talked no bullshit! 內向是異類? 除了面對大人對我的憂慮和看法,我跟一般青少年一樣,都必會受同輩壓力(peer pressure)影響,不能埋堆,融入不了群體,感覺是不好受的。看著別人的校園生活似是多姿多彩,而我在小息和lunch time,都總是獨自坐在一角,即使我其實比較享受獨處多於跟人social,但當大家都把你當作「異類」、「怪人」般看待,無可否認感覺是很孤立無援。 某程度上我也吸引到別人注意,主要是大家好奇我如何可以不說話度日,因為他們講少一陣嘢會死。同學很喜歡問我:「點解你咁靜嘅?」、「你自閉架?」、「點先可以撬開你把口?」、「你啞架?你識唔識講嘢?」我知道有些人是出於好意的,但當然也有些人是純粹取笑。我只覺得不喜歡說話沒有錯,又影響不到你,況且我也不會叫一些很嘈、很多話的人shut up。 但不說話的人,會被標籤為異類;很多話的人,就是健談、外向(都是正面的性格)。沒有人會把一個人喜愛安靜、喜愛獨處、不會想到甚麼就說甚麼、喜歡讓一些想法放於在心中,視為個人性格上的自然取向或選擇,而他們這樣活得自在。相反,大家都會把這些視為問題、視為需要修理的性格缺憾;因為這些沉默、不把想法和情緒輕易表露出來的人,會令他們覺得很不自在。 為了融入而改變自己便會失去個性 內向很少會被視為正面的性格特質或個人長處,如果你是內向兒,你就得改善你的性格,建立你的個性,要令自己外向;如果你想在人生和社交上成功,你就要外向。我在成長過程中不斷被貫輸這種概念,而我也開始不斷跟我的內向性格對抗,我很努力地令自己變得外向和活躍交際,要交很多朋友,即使我明明更喜於只得一兩個但卻非常交心的朋友。 總而言之,就是要令自己被看見,得到認同。我甚至很討厭自己的中文名(文靜),覺得根本就是改壞名。我參加我不想參與的活動,做社幹事,完全違反天性;我跟隨別人口中得人喜歡的性格去改變自己,總之外向一定比內向無往不利。 我不否認我的性格是需要改善,成長過程中我不斷努力開放自己,的確讓我慢慢建立起自信;但將自己由內向改變、甚至是扭曲成外向,向別人証明我不內向,只導致更大的自我否定,及令自我價值更低落。我做了很多事情去「改善」和「証明」自己,即使這沒有令我更快樂。但我覺得這是唯一的方法去改變別人的想法和對我的性格定型,後來我才明白到無論我怎樣努力去証明自己,都是無法改變或控制別人的觀點。 嘗試建立假形象不會得到快樂 我不斷嘗試建立另一個形象,過度的自卑變成了很強烈的自尊,但這只是個建立在沙石上的假形象,一觸即碎。我不接受自己,覺得這種性格註定失敗,沒法突出自己,沒法得到人認同;我不斷把那些空隙填滿,但其實內向的人,正正就需要那些空隙、一點點的虛空、和很多的個人空間。 我很想改善自己,但我沒有成長過,相反只是慢慢地枯萎。我不喜歡做自己,鬱結久而久之也直接或間接地育成了抑鬱,18、19歲那兩年很難過,經常覺得自己沒法成為自己想做的人。例如大學時上莊,是因為不想「褶」,表面上是part of something,但心底裏知道自己仍是個outcast,因為很清楚自己不是那一類人,在別人眼中如是,自己也心知肚明。這些年來,沒有真正快樂過,然後終於有一天,我明白嘗試去建立一個形象,並要令別人相信這個形象下的自己,去改變別人對自己的印象和看法,其實是個笑話;因為這個形象從來都沒有站得住腳,別人怎看你,和你想別人怎看你,也許從來都存在著落差。 自在地做自己才會遇到懂你的人 其實做這樣多事,都是想得到別人尊重;但要別人尊重你,首先是要尊重自己。快樂的一大要素,是self-acceptance,學懂接受自己。所以我不再堆砌一個形象,開始盡情做真正的自己,不再介懷別人的看法,不再讓自己覺得內向是一個問題或缺憾。我肆無忌憚地在喧鬧中保持安靜,在人群中享受獨處,不喜歡說話就不說話,別人說五十句我才說一句,心安理得。大學最後一年,落了莊,我沒有太多群體生活,我上喜歡的堂,讀喜歡的書。那年很安靜,我開始快樂。 當你尊重自己,做你自己,你會很驚喜發現原來會遇到真正懂你的人,你會跟他們有很強的聯繫和很深的關係,他們在你身上看到的,比你自己知道的更多。其中一個例子是,我畢業後在雜誌社打工,編輯上司和同事很經常問我的問題也是:「點先撬得開你把口?」(但他們是愛錫我的,我想是因為我已學懂愛錫我自己),有一天我們整team人一起吃午飯,我一如以往很少說話,飯後,當中一位只共事了幾個月的同事一臉認真地對我說:「文靜,我覺得你頭先其實諗梗好多嘢,但你唔會講出嚟。即係其實你唔係冇想法,你其實係有好多想法,只係你選擇唔講,我明架。」 那刻我真的是無話可說,因為她是第一個跟我說這些話的人,而不是問:「點先撬得開你把口?」,因為她知道如果我覺得沒有說話的必要,是無人可以撬得開我把口。她不需要我解釋,反而反過來解釋了給我聽,我在她面前是晶瑩通透的,因為她完全看透了我。她是一位特別的朋友,也是我最信任的知己,知道我最多的秘密,因為我對著她是喋喋不休的,而且經常too much details,她應該會想我講少幾句。 接受自己是成長的第一步 你可以改善自己,或者改變性格中一些你認為會阻礙你成長或發展的部分;但請記住,內向是不會阻礙你成長,但自我否定則會令你全然潰壞。從我親手把那個建立在沙石上的形象粉碎、在真正的個性上經營自己那日起,我才真正的開始成長。 不要因別人不懂你、不喜歡你而改變自己;不要嘗試或渴望令所有人都明白和欣賞你,但看清楚和珍惜那些發現你、看見你、懂得你的那幾個人,在他們眼中,你的個性閃爍發光。 中六班主任給我的書籤和寄語:「我是一件藝術品坦蕩地顯於人的眼前,不求一佰位觀賞者都欣賞,只願一位能給我一佰分。」 原本寫於2015年10月19日:My Response To The Overwhelming Introvert Discussion – Accept Yourself Before Calling For Acceptance Read more on crimsonostalgia.com P.S. Quotes on featured image comes from Paulo Coelho's "Manuscript Found In Acc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