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筆者來了個即興旅行,行「逃避雖可恥但有用」之實,因為打工的人事關係實在太累,很多時已非雙重標準,而是看不順眼,隨便掰個理由就罵人的程度。這邊的客人也是難搞的,有錢卻無禮還可以接受,有錢卻刁難才是更難受,也有千奇百怪的投訴,例如店舖背景音樂很煩人 (認真在聽的到底有多少人),新鮮食品不耐放 (所以才新鮮好嗎),塑膠袋印有公司的 logo (客人表示不想拿著塑膠袋賣廣告),諸如此類。 當見識到沒有最狂只有更狂的香港人/在香港生活的外國人,在這種氣氛下工作對心臟不好,當然就是請辭,可是辭職不成,得到了一些假期,便趁著幾天假期逃避現實去,片刻的休息,就是為了走更遠的路。 筆者逃避現實已有四年之多,被旁人指指點點多年,通常被說沒將來計畫不太妥當,或是,到了該年紀就該當該年紀的事情而要安定下來。十多年前的我想得很遠,計畫到退休,但十年後的想法已是懷疑自己能活到哪個時候嗎?看著在地的改變和外地的美好,反而萌生珍惜當下的念頭,不想留下任何後悔和遺憾的生活下去。 旁人說即便逃避現實,最終都是要回來,不過,旅行就是看當地的美好 (在外地讀書工作生活是兩回事),把在地的不好擱置一旁,把負能量釋放出來,心裡好過一點,旅行時走出不一樣的自己,為的就是不要把香港緊張的節奏及可怕的標準帶到他方去。 雖然被說成藉旅行逃避現實很可恥,但筆者就覺得很有用。 【其他文章】 。窮遊就是窮到連旅遊書都省 。戀上日本鐵道,從JR周遊券至青春18 。若然害怕,我便不會在這裡,福島 。裸辭後的CV和面試,需要一個合理的故事 。日本,越去越上癮! 。看到如今的心齋橋,到底是誰的錯? 。Working holiday vs Working for holiday 。不知不覺便 solo travel 了 。30歲,不可放任的界線 【斗斗宅記】>> FACEBOOK | INSTAGRAM | YOUTUBE | 遊歷超過30個國家/地區,曾在台灣旅居一年半,遊歷日本旅居數月,加拿大打工換宿體驗兩個月北極光,遊記於 U blog、DC fever、likeJapan、now.com、旅行吧!Travel Bar 刊登,歡迎洽談不同形式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