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流當道,斗斗不但一套韓劇都沒有看過,就連明星都不太認識,甚至看到韓文頓感無力(但因為工作的緣故,都會講幾句應付需要),人生第一次到韓國是在三個月之前。 因為 HKExpress 的特價機票促成了這次旅程,到底要來韓國幹嘛,出發前兩天還是一頭冒水,只是之前聽說過明洞這個地方,所以飯店很早就訂了在明洞,僅此而已。 出發前斗斗直接去看韓國的世界遺產列表,就敲定了行程,但是找資料不太上手,還智障到地圖一直用 google map,後來是有朋友告訴我韓國是用 naver 的,當真是個笑話。至於交通方面,除了知道有地鐵之外,其他都不懂,所以也知道自己排這樣的行程,對我來講,難度有點高,我甚至覺得看俄羅斯文、西班牙文比看韓文更容易,至少我會看10-20%,韓文是-100%。 來到仁川國際機場已是半夜2點,第一件事,除了充電,其次便是睡覺,睡醒了再算。基本上在機場睡覺,大概5-6點就會醒來,一般機場都會亮燈和熱鬧起來,無法再霸佔椅子睡覺。 我發呆到9點,就到觀光資訊中心看資料,真的意外的棒!而且有非常切合我的需要的世界遺產的旅遊小冊子,原來2015年時,觀光局方面推行世遺蓋章之旅。主要問了當天和第二天的行程的交通資訊,然後就出發。 來到地鐵站,若非看到很多人拿著一張卡,不然我不知道 T-money 的存在,但我去買 T-money 的那家店的店員明顯賣到非常無力,完全是懶理的態度完成交易,不過沒所謂。 斗斗的第一站就已經是離開首爾特別市,來到京畿道的水原市,觀光資訊中心建議我搭巴士去,大概12000W,還要換一次巴士,但沒有聽他的,搭地鐵才4550W而已。 搭了1.5小時的地鐵,總算來到水原 Suwon (수원),對斗斗來講,環境感覺很大陸,起初還有點怕,但後來感覺還不錯。 走了大約20分鐘,就來到了水原華城……的後門,其實我對水原華城一點印象都沒有,只是從 google map 看到,知道是一座小山丘,後來才知道幾乎沒遊客會從這邊進去,大多是從華城行宮那邊開始。 後山有青銅時代 (公元前900-800年) 的石棚,數塊大約 1.8m x 0.5m 的大石板成為墳墓的存在。雖然不熟悉韓國歷史,不過看到有青銅時代那麼久遠的遺跡,提起我的興趣。 接著就看到城牆了,斗斗好興奮,好想趕快進城牆裡面。 一直走著卻沒看到門口,其實斗斗看到有韓國人爬進去,我也有好幾次想學他們。 沒有爬進去真的是大錯特錯 (不要學哈哈),沿著牆壁走了快半小時,都沒見著入口。 總算繞過城牆,斗斗也理解韓國人要爬城牆進去了。(但不要學) 明明之前上了坡,又下了坡,到了城牆裡,又再爬坡一次,看到水原市。 南炮樓,是華城五大炮樓之一,在八達門和西南暗門之間。 西南暗門,這個五個暗門中唯一設置鋪舍的,鋪舍是能把城外危險的訊息,通過揮動軍旗或開炮來通報城內。 暗門後的甬道,除了讓人或家畜通過,也可以輸送軍需品。 華陽樓,在歷史建築看到繁體漢字,有一種感動。雖然斗斗對韓文不太熟悉,但知道那些圈圈叉叉的字的其發音,或是說唸出來的字和中文有很大關連。 華陽樓的華是指華城,陽是指山的南面的意思,這裡可以監視四周及可供休息。 而其建築特色甚有中國色彩。 其實華城的南邊真的沒什麼好逛,最大的特色就是西南暗門,然後就一直沿城牆走到高處。 世界遺產立碑。 立碑後就是入口,其實可以裝作路人不買門票直接走過,是個考驗良心的關口 (並不是),不過斗斗是有買票,才1000W簡直便宜到難以置信,會付錢的都是外國人,韓國人無視售票點不付錢就進去,那裡有說水原市市民不用錢,但其實沒人在查核,後來看到幾個售票點,這景點都是象徵式收費,大剌剌走進去根本沒有人理 (斗斗有在其他點試過,但手上有票也不怕給查),大概華城的存在就像一個市民公園,除了歷史古蹟同時是休憩場所。 過了售票點,來到華城最高處的華城將台,八達山的頂點。 將台不能登上,但是可以看到整個城廓情況,下面的是華城行宮。 斗斗小覷了華城的範圍,在將台在坐下來把導覽圖看完,原來走完水原華城…我應該要早一點到才行,甚至要兩天,但現在這樣的話,就只能挑一些重點來走,而華城的重點都是位於華城行宮附近,所以不要像我傻乎乎的走到後山開始行程。 現在才是行程真正開始,第一站去了華城行宮,看到門口的海報,原來行宮是大長今拍攝場地,不過斗斗沒看過大長今,但來看歷史,所以劇集也不重要,入場費1500W。 穿過大門直入便是奉壽堂。 雄興宅。 外整理所,這裡曾是臨時關機,用於準備各種活動,看到不少韓樂器。 行軍壁畫。 老來堂。 內鋪舍,方才去了西南鋪舍,就知道是通風報訊的地方。 從內鋪舍看出去的華城行宮。 接著去華寧殿去,那是供奉正祖大王的肖像畫而修建的影殿。而風化堂是舉行祭祀時,祭典的相關人士停留室。 雲漢閣,華寧殿的正殿,是朝鮮後期的代表性建築。 供奉正祖大王的肖像,不過這張是2005年新畫的肖像。 整個行宮大致上走完,離開前經過洛南軒。 離開前一瞥,飄揚的旗幟感覺頗威風。 離開了行宮,沿著河川散步,來到華虹門。 華虹門另一邊風光。 長安門是華城四大門之中的北側門,也是正門,看到「長安」二字,當然就是象徵首都,前面的半月甕城是保護城門的設計。 長安門的隅振閣頂棚。 已經夕陽西下了,差不多時間回去了。 水原西北空心墩,可以同時觀察敵人和用於進攻。 而華西門是斗斗水原華城的最後一站,華城四座大門中西側的大門。 如果像斗斗這樣仔細每個地方都要走遍,大概要兩天才能走得完,斗斗九點多在機場出發,來到水原站約十一點半,離開華西門時已快晚上七點,走了六個小時,腳快斷了XDD 六小時前後還有各半小時走路到地鐵站,所以正確來說走了七小時,所以路線還是不要跟我走的,從官方 leaflet 提供的大眾運輸 (部分) 如下︰ Jamsil Station,6號出口,搭乘 express bus 1007,華城行宮下車 Gangnam Station,7號出口,搭乘 express bus 3000,Paldalmun 下車 Suwon Station, 4號出口,搭乘市內巴士 11, 13, 13-3, 36, 39,華城行宮下車 斗斗沒有回去水原站,而是去了華西 Hwaseo (화서) 站搭地鐵到明洞去。 到明洞的飯店 check-in,已差不多晚上九點了,而且累到有一線搭錯了方向。我住的是 Hostel KW Myeongdong,選了獨立衛浴的房間,約$250港幣左右,基本上都可以接受,但夏天是沒有冷氣只有風扇,但我來的時候,算是仍然寒冷的春天的3月中旬,洗澡的熱水不夠熱和不夠強就是了。 水原華城官網 (中文簡體)︰http://china.swcf.or.kr/ 首爾官方旅遊網站 (中文繁體)︰http://www.visitseoul.net/cb/article/article.do?_method=view&art_id=12833&lang=cb&m=0003001003005&p=03 首爾地鐵圖︰http://dmzap1.seoulmetro.co.kr/station/eng/linemap.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