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換尿布、煮三餐、把十幾公斤重的「老嬰兒」扛在身上、繞著三個孩子轉……這些都不是最累的時候;孩子態度不好、行為偏差,才真的讓我感到疲憊。以前先生還在的時候,孩子不守規矩、調皮搗蛋,我的大絕招就是:「我要跟爸爸說囉!」爸爸就是爸爸,有股天生的威嚴,很多事我唸了十遍,孩子仍然當耳邊風,但是爸爸只要一個眼神,孩子馬上乖乖照做。我和先生時常針對彼此的教養觀念溝通協調,達到一致的共識,然後一個扮黑臉、一個扮白臉,合作無間。先生負責教導,讓孩子清楚界線和原則;我負責勸慰,讓犯錯受處罰的孩子有台階可下,情緒也有抒發的管道長者助聽器價錢。單親難以拿捏管教力道我的個性十分優柔寡斷,孩子做錯事,我很容易同理孩子,合理化孩子的行為,套句我先生的說法:「難怪孩子會騎到你頭上!」我的確經常被孩子吃定。正因為如此,才凸顯了爸爸的偉大和重要。過去,每當碰到孩子行為不檢,我只需要呈報上級,請孩子的爸爸出馬,而他總是能夠對孩子曉以大義,讓孩子心服口服急救課程。我先生通常會面對面、很慎重的和孩子坐下來談,還沒開口,肅穆的氣氛就已達到威嚇作用。只需要短短十分鐘「審問犯人」,「犯人」就能夠明辨是非、自首認錯、改過自新。家裡有一張黑臉真好。等到我成為單親媽媽後,遇到孩子說謊、態度不佳、講不聽等「欠教訓」的狀況,就必須一人分飾兩角,一會兒扮黑臉,一會兒扮白臉,常常搞得自己灰頭土臉,拿捏不好管教的力道。每次看見孩子的缺失,我都忍不住先嚴厲的罵一頓,有時打手心做為處罰,把孩子弄得哭哭啼啼的,然後再來收拾殘局,擁抱孩子以示安慰言語治療。上一秒嚴厲,下一秒溫柔,這樣孩子會不會感到很混亂?我自己都差點要精神錯亂!管教孩子是否能有更好的方式?有一次,我和希希在回顧和爸爸以往相處的點滴時,她向我「自首」曾經「犯下的案」—摸黑在床上偷吃餅乾:「其實,我那一次偷拿巧克力餅乾到房間去吃時,爸爸就坐在旁邊哦!爸爸在滑手機,所以沒看到我偷拿餅乾。」「你記得那次爸爸怎麼教訓你嗎?」我問她。「我不記得了。」「那你現在還會把食物拿到床上偷吃嗎?」「當然不會啊,那很髒耶!會引螞蟻來。而且我現在長大了,我知道,我想要吃什麼,跟媽媽說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