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弟喜歡玩樂高,所以一開始為了讓他甘願練琴,我用練琴時間交換玩樂高的時間,讓他漸漸耐著性子跟我一起學烏克麗麗。他喜歡表演,喜歡收集獎盃,所以為了比賽得獎盃,他就會很認真學樂器。他第一次比賽就抱回最佳人氣獎,在台上也完全不會緊張,表現得比練習還要好,直說很好玩。所以與其說他喜歡烏克麗麗,倒不如說他喜歡表演,烏克麗麗只是他表演的工具智慧齒。一開始我自己教他,我教馬小弟的方式比較不是傳統教音樂的流程,我只教曲子,不是從基礎開始教。我讓他自己選歌,我再教他彈,從歌曲開始教,吸引他興趣,也讓他有成就感。他在夏威夷的國際烏克麗麗大賽得獎後,進步得很快,我們開始幫他找老師,也是請老師直接教曲子,讓小孩玩得開心就好。結果現在他已經強到我看不到他的車尾燈了,跟他一起演奏我壓力很大低敏奶粉。馬小弟的音感很好,現在我只要哼一段曲,他便能用樂器彈奏出來。可是他看譜完全不行,我們後來才知道,他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在「演看譜」給大人看,他根本看不懂。對未來不設限 尊重孩子的選擇很多人建議我讓馬小弟去學唱歌、學音樂、以後考音樂班,但是我沒想那麼多。我認為學音樂開心就好,如果他後續想做什麼,是他的事,我會協助他,但我不會「規定」他一定要達到什麼目標。他是一個喜好明顯的小孩,像他喜歡表演,他就會一直努力表演,希望一次比一次好,但是如果是他不想做的事,他就會隨便做做,敷衍了事。我常說他玩樂器像個大人,其他時候智商只有5歲。因此我想很多事也不是我逼他就有效玻璃貼。我會激勵他唱歌,我常跟他開玩笑說,如果他唱歌「跟我一樣好聽」就會比現在紅10倍!或是我也會拿他兩年前的影片讓他聽看看自己的歌喉,他會說:「好難聽喔」。我會建議他,既然有機會自彈自唱,那唱歌的部分也把它練好,不要浪費任何一個上台表演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