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於 慕尼黑皇宮 2014年) 小妹盡得母親的優良基因,自小高人一等,現在身高為18x。 在香港,身為一個高妹生存並不容易,以下事情是真人真事: 1)肥仔姓死,高人姓高,加上小妹真名有個“婉“字,花名會變成 “高婉“及“高等法婉”,要不然就是“高妹”。 2)衣服長度永遠不夠,經常裙變衫,衣袖到不了手腕,只要衣服印著One Size,代表小妹可以把衫放低。 3)永遠買不到女裝鞋,只能眼甘甘望著漂亮的女裝款式。 4)永遠不會買高跟鞋及鞋底較厚的鞋,因為那怕高了1cm,朋友也會問:“嘩!你又高左呀!” 5)坐巴士上層永遠頂頭,座位腿部空間不足, 要用香港小姐坐姿坐巴士。 6)在街上和朋友聊天,朋友永遠要昂頭,他們經常呻頸子攰。 7)梁詠琪的“高妹”成為了小妹的主題曲,別人經常對小妹唱 “我沒有六呎高,我不會待你好” 8)演唱會永遠不能站前排,因為後排的人會仇視你。 9)對於不熟的男性朋友,永遠要求“ 你不要站在我旁邊,很有壓迫感!”,難聽厭惡的說話多籮籮。 10)陌生人永遠會問:“你是打排球還是打籃球?”,但其實小妹不擅長任何運動。 (逢坐飛機,必然遇到的事情) 作為一個高妹,的的確確不只以上十項難處,但每個生命都會有它需要面對的挑戰;高已是一個事實。 在外國人眼中小妹的高度不外如是, 他們對高妹見怪不怪,滿街都是,遊訪歐洲就像找回自己的同類,而且不用愁買不到鞋子衣服; 1)歐洲鞋店,女裝鞋一般都會有42碼,英國女裝Nike款式更有UK 10-11,相對於43號鞋。 2)衣服尺吋較大,長袖衣服及外套能到及手腕。 3)外國的交通工具空間較大,雖然在巴士上層還是會頂頭,但是坐的時侯,能保持正常坐姿。 4)坐港鐵的時候,小妹要欠身才能進入車廂,但到國外便不用了。 5)英國的Tube,沒有三角形扶手,不會撞額頭。 (在香港,小妹是需要練鐵頭功坐西鐵,西鐵車廂兩旁設有三角形扶手,如果不能走到最中間,便會接二連三給三角形扶手打額頭。) 6)在歐洲街頭,可以看見多對女孩比男孩高的情侶,因此可以相信戀愛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事。 7)歐洲公共廁所的廁格門較高,所以不用擔心看到外面的人與事,外面的人也不會看到小妹突出來的頭頂。 儘管如此,小妹喜歡旅行的原因不是發現了大人國, 而是發現了身體再龐大,對於世界來說:“只是細於一粒微塵,盡其量小妹是一粒體積較大的微塵吧!” 世界之大,何必把自己的不幸放大,這是小妹從旅行中領悟出來。 高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