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誤打誤撞的德國 Working Holiday,倒數十五天。可惜,準備進度:30%。 由迷戀日耳曼這個文化後,一直都有在粗略看 Working Holiday 的準備資料(但只有FF的份兒,心想自己德文有一定程度才去報名),還的起心肝在 Goethe-Institut 學了半年。雖則師資有保證,但學費昂貴而且進度慢(話說這半年相等於我之後在德國兩堂課程,好誇張呢)上網查過資料後,發現在德國本地學德文價錢相當合理,只要煩惱食和住宿的問題就是了。繼而有了努力打工儲蓄一圓去德國學德文這個念頭。 一年多後,終於成功有一筆積蓄足夠我去那兒生活上半年。跟無數香港人一樣,完全沒有申請 Visa 的經驗。因為手持著貌似「港澳通行證」的特區護照所包含的免簽證國家,甚至台灣只不過是在網頁上按數下的關係,都實在太太太方便。或是之前跟家人去越南、印度旅遊都是跟旅行團的關係,完全不用愁簽證這回事。我那時申請的是 Language Course Visa,領事館官網說 Processing Time: 4﹣6 weeks。之前朋友大學 exchange 的 Student Visa 不到四個星期已經批好,因而令我太老定,只是預了兩個月時間。結果當然是失敗收場,只能說交學費買個教訓。最後事情發展到香港領事館、語言學校和德國三方面不停地推卸責任,而我當然就好像足球一樣給他們踢來踢去。不停地 E-mail 香港領事,還是親身到我所身處城市 ﹣Stuttgart的市政廳。最後才發現原來德國簽證部門根本沒有處理過我這個簽證!(吓!) 後來,又跟在德國生活上五年的台灣朋友談及這件暫時被我列為人生中十大不幸事件之一後,我才知道,德國政府辦事其實效率奇低(每個德國人好像對填寫表格都上了癮似的,其次階級觀念非常重更不用說),又非常感情用事!不想批你的簽證就不批,不需要原因。又發現,有香港人申請 Language Course Visa 都擾攘了數個月。根本不是什麼六個星期就可以批核!(怒) 非常同意「就是要在外地生活過,才會發掘到自己所居住城市的一切美好」這句說話。在路途上,我又不斷地思考「到底是香港太有效率還是他們這種速度才是正常呢?」這個時候我的確認為生活在香港實在太幸福,而我有幸成為當中的一份子。皆因在語言班上認識的一位意大利人跟我說,他那時申請去其他國家的簽證也用上三年時間之久!(吓!吓!吓!)嗯,只能對自己說,又是自己想要到歐洲生活上一段日子,那你就要融入他們生活當中啊!難道要他們去遷就你一個香港的九十後?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一向好勝的我當然不這麼容易認輸。用 Travel Visa 在 Stuttgart 只生活上兩個多月而已,因而令我萌生去 Working Holiday 的念頭。所以六月初,一下機翌日便衝上金鐘遞交申請表。終於,如我所願能夠在德國體驗生活一年。過程實在 好 不 容 易。從語言班上或是看別人的 Blog 都不難發現其實每位去德國的人身邊都會有位秘密武器,不論是有位德國男、女朋友, 親戚或朋友在德工作和讀書等。唯獨我一人獨闖,願一切順利,能夠找到工作,學有所成。 暫時計劃: 旅遊兩星期 在 Helpx 上找到 host 打工換宿一個月 回 Stuttgart 繼續學德文三個月 2015的行程就還在計劃中,遊北歐、捷克、奧地利、匈牙利、斯洛伐克當然是必做 Item 又,希望自己不會三分鐘熱度,會持之以恆地記下這一年德國的生活日記啦,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