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譚嘉燕 FB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katetam1228/ 她:「妳是打算走文學還是流行路線?」 我像被觸碰到什麼禁忌話題般, 內心停頓了一下, 但我還是覺得誠實一點較好。 我不懂得,或是刻意不把自己歸類。 「文學」就像是高深、被「仙氣」包裹著的類別, 這可能是自我理想形象, 但現實裡的我自問不是這風格。 提及「流行」, 又總好像偏向和「普通」、「簡單」、「通俗」連結起來, 我不願承認自己是走「流行」派別。 她:「文學不一定是深奧,流行不一定簡單。 而高深又不一定好,簡單又不代表不好。」 我覺得這念頭會有解咒之功效。 與其說我不懂把自己分門別類, 倒不如說是因為自己的有色眼光與心魔, 而害怕被分派到與理想形象不符的類別。 我們太喜歡立即就將事情分好與壞。 「標籤」把太多值得用時間去發掘的東西簡單和膚淺化。 這也是容易自卑發作的原因之一吧。 細說自我欣賞的地方很難為情, 要揭露瘡疤亦不見容易, 畢竟我們都渴望只於人前展現光鮮的一面。 那只好胡亂舉例, 例如不少女生都不喜歡自己的單眼皮, 因著單眼皮而自卑。 我也見過某位媽媽唉聲嘆氣兒子是單眼皮、眼睛不夠大。 不過,為什麼單眼皮就是不好,而雙眼皮就是美? 眼睛一定要是雙眼皮才是美? 很多人都擁有雙眼皮,而你的一切都是獨一無二。 一塊眼皮都要對立化而被分高下的話, 更何況是其他條件: 五官、身形、個性、身份、薪水、年齡等等。 世上有不少事情都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 大家只是百花齊放、各有不一, 誰說美麗的定義只有一種標準? 同樣地,我常常有個迷思, 覺得故事是具獨特性、吸引力超越散文。 其實也是一個不必要的思想包袱? 故事和散文都是各有特色的文體, 應該不分高下。 要找回「自信」, 有時候可能是要學習放下某些頑固的形狀框架, 不急於定義、批判自身, 用接納、誠實的心去觀看、去流動。 作者: 譚嘉燕 FB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katetam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