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笑片詼諧的手法,帶出了廣告業,或是所有職場底蘊下的黑暗面,很寫實沒錯!電影才剛開始,已感同身受。明明廣告中的產品是狐狸烏冬,明明廣告中的是狐狸玩偶,最後客戶愛好貓,只是一句說話,廣告就得修改,加插怪異「喵喵」聲,硬把狐狸說是貓。好悲哀的場面,但就是日常中常發生的事件。為難的,正正是底下的員工。有權力,就可「指狐為貓」,感嘆。 廣告業,抑或所以創作行業,聽名字好像是很精彩、可以天馬行空發揮自己的工作。但實際上,也跟別的行業沒太大差別,也是待在辦公室,需要受氣,以老闆、客人為大,他們一句說話,就算無理,也要無奈就範。爭上位,背後說是說非的灰暗事,所有職場都少不免。不能躲於美好虛無的幻想中,一定要看清殘酷的現實,才能正面地繼續走下去呀,這是我要對自己說的。 主角喜一郎(妻夫木聰飾),是普通大眾打工仔的憂傷面,個性不善言辭,在公司地位低微,不受同事重視,朋友之中也不是受歡迎的人物,自從制作了「狐狸烏冬」的廣告後更飽受評擊,雪上加霜。最後為了保飯碗,他被迫代替另一高層,參加海外一個國際性廣告比賽的評審,目的是確保差勁到爆的內定廣告能勝出。簡單來說就是做替死鬼。慘還慘,但可以和另一位美麗有才的女同事假裝夫婦一同前去,也是喜事。xD 參與評審一角的喜一郎,英文不通,給人調戲,縮頭縮尾膽子小,卻見盡比賽黑暗內幕:高層內定勝出者,參賽者私下理所當然的巴結評審,這是平常不過的事嗎?當大環境是不堪入目時,要否同流入污?還好喜一郎去到那邊能變得受歡迎了,比在日本工作時更好,但良心上的掙扎卻非常拉扯:要繼續保持直正嗎?可是直正在他人眼中是笨蛋行為,自己也會被炒魷魚……還是違背良心,迎合敗壞?如何選擇才好? 人在職場,身不由已,職場真可怕。但還好戲中還是有正義/正常的角色,某一評審對沮喪的喜一郎說:「在廣告祭,排位是要自己爭取,而不是一味接受。你喜歡什麼樣的廣告?」這是筆者看完之後最愛的對白!無論現實如何不由人、如何令人失意,也要記住自己心底裡的一片青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