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我都有著一個想去,就是: 一個人旅行 不論一個人坐飛機、與當地人溝通等事情我覺得可以應付,但礙於本人一幻想到要獨自一人在酒店或民宿渡過一個晚上,那種「有人驚賊;沒人驚鬼」的想法,我便打消這個念頭了。有時候放大假也會跟朋友外出走走,但不論跟一大班朋友或一位閨蜜去旅行,也必須顧及其他人的感受,即使你平常有多善解人意,其實也有可能因為跟友人一起生活數天中的小瑣碎事而不滿。旅程中充滿體諒跟遷就,如果你沒有這方面的煩惱,首先恭喜你,你的朋友應該很疼你,很遷就你!或者是你的旅伴跟你十分合拍! 我除了吃東西慢之外,其實我走路也很慢。這個模式當然是放假模式!我上班的時候也是典型的香港人!但放假的時候,我連巴士都不追!因為我在新界上班,平常上下班的時間也不算很多人,不用跟路人擠來擠去。 可是有天假期去了銅鑼灣,先說人們入閘的速度,假若閣下的八達通負了款,排在你後面的人們必定以一種不耐煩的目光凝望著你。地鐵站裡人來人往,步伐極度急速,再說候車時,後面排隊的人很多時都緊貼著你,然後列車駛入月台,等候的乘客們也焦急起來,猶如熱窩上的螞蟻,準備「1,2,3!」衝上車箱,當你難得地找到個比較舒服又可以握緊扶手的位置時,明明已經逼得像沙甸魚般,竟然還有人衝幕門上車,其實下一班列車也只是一兩分鐘後的事情,真的這麼急嗎? 我們要向殘酷的現實低頭,這是鐵一般的事實,但在繁忙的工作後,可以讓自己休息一下嗎?我們應該善待一下自己,不論肉體上、心靈上也很應該放鬆一下! 為甚麼我們去旅行的時候會特別放鬆?是因為可以大條道理不接電話;反正街上的人都不認識,做甚麼也沒所謂;人在外地,心情總會愉快?我總覺得人身在外地時,會有一種新鮮感,莫名的興奮,正所謂「隔離飯香」!一個人在外地遇到的經歷應該比跟友人去更難忘,不需顧及別人感受,自己喜歡去哪就去哪,喜歡吃甚麼就吃甚麼,所以我才有「一個人旅行」的想法。假若閣下經濟不錯,去外面走走,去見識見識也沒壞! 但其實嘗試找一天,在哪兒也可以,放慢腳步,去探索新的習慣。你帶著輕盈的腳步,懷著空白的腦袋,感受著無重力的環境,就算你到室外的地方,你也不會感到燥熱。假如你的朋友遲到,你說的「慢慢,不用急。」比「你有沒有搞錯!」其實感覺好很多,雖然朋友遲到是他不對,可是,為甚麼要為這區區小事而動肝火呢?生氣的是自己,把自己的心情弄差,不值得! 不如,慢慢呼吸,愈慢愈美麗。 (蔡依林 -愈慢愈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