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0日的《今日美國》論壇版刊登了教師派翠克•維爾士(Patrick Welsh)的評論《為什麼我們的孩子恨數學》,此文發表後,引起了很多關注。筆者這幾天在參加 Blackboard年會(據稱全球規模最大的教育技術會議),會上多個發言者也提到了這篇文章。 維爾士發現,他任教的高中辦了一暑期補習學校,報名數學補習的學生最多。他發現,很多小孩希望通過暑期補習學校,學會平時上課沒明白過來的數學題。這個現象讓作者思考:學校課程是否太超前了,學生的認知水準還達不到?不然,學校就可以學好,為什麼要來補習? 近幾年,美國從聯邦到地方,各級政府都重視 “科學、技術、工程、數學”(STEM)教育,認為這方面的教育,能直接換算成經濟增長和就業機會。1997年到2007年間,加州八年級學生選修代數的比例,從16%提高到了31%。杜克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過早引入代數教學,會起到反效果。 數理化學科當然重要,但欲速則不達。維爾士認為,過早地去“推”學生,除了基礎打不牢、日後學習會有困難之外,更可怕的,是學生信心遭受重創。 “他們一旦開始掙扎,就會對數學產生畏懼心理,最終,我們會失去成千上萬本可成為優秀科學家、工程師的人。” 在Blackboard年會上,馬里蘭大學巴爾的摩郡分校校長弗裡曼•哈拉博夫斯基(Freeman A. Hrabowski)多次提到了中國和印度等國在數理化上給美國帶來的競爭。他甚至說自己學校的縮寫UMBC,讓該校學生被人戲稱“你一定是中國人”(You must be Chinese). 但是,作過多番對比之後,他發現,亞洲學生最終以數理化學位畢業的學生比例很低。“這些聰明人都跑去做律師了,”他只能用這個玩笑解釋這個現象,並未解釋背後的本質原因。就我所知,中國人(尤其是第二代移民)在美國學習理工科的比例下降,一部分原因,是學生在家長過度逼迫之下,過早耗盡了興趣,透支了學力,產生了厭學情緒,一旦自己可以選擇,便會放棄這些學科。如威爾士所言,除了政客、學區和學校強調數理化之外,家長也陷入了這種STEM學科教學的恐慌,“推”孩子過早進入數學學習,打擊學生學生的信心。 筆者所在的社區,也有一些華人數學補習班,老師自身教學水準很不錯,培養了很多學生拿下我們州各種競賽獎牌。我女兒也去過幾次,但我後來讓她退出。各個學生情況不一樣。這個班上學生層次不齊,大部分孩子年齡比我女兒大,程度比她高,這樣的學習除了摧毀她的信心,沒有什麼別的效果。任何一個家長,如果愛自己的兒女,都沒有理由送他們去一個摧毀其信心和興趣的地方。 兩日之後 (7月12日),《今日美國》發表了多封回應的讀者來信。來信幾乎都讚揚維爾士的文章。有位讀者表示,維爾士的說法,多年前教育學家讓•皮亞傑(Jean Piaget)就曾提出過,認為學生認知存在發展階段性。不在相應階段上,你硬推上去,會產生相反效果。同樣, 到了一定階段,你不讓其上去,學生會覺得現有的學習內容過於簡單,一樣產生厭倦情緒。同樣在7月10日的《今日美國》頭版,還有另外有一篇文章,稱很多美國學生抱怨其學習過於簡單:37%的四年級學生、57%的八年級學生、39%的十二年級學生,覺得其數學學習內容“經常”或者“總是”很簡單。 教育不是越多越早越好 - 南橋 - 南橋的博客 任何一門學科,難易適度都是激發學生動力的一大標準。太簡單或太難,都會挫傷學習積極性。即便是同樣一個學生,也可能覺得一些數學內容太簡單,一些內容太複雜,比如著名的網路學堂克漢學府(Khan Academy)發起人克漢(Khan), 發現其表妹學單位換算太難,學其它數學內容很容易,但學校並不瞭解這一細微差別,只是因為她籠統的測評成績,而讓其進入“慢班”學習。克漢而開始私下輔導,小有成就之後,事業越做越大,最終創辦了舉世聞名的克漢學院。克漢學院現在有大量的教學錄影,可讓不同學區、學校或家長,把原本死鐵板一塊的數學內容,切分成小的單元,讓學生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過關,真正實現了我們說了幾千年的因材施教。 換言之,教育成敗不靠 “貨足量大”地拼數量多寡,也不靠“不輸在起跑線”上的拼時間早晚,關鍵是根據個人接受能力的不同,因材施教。“因材施教”過去只是一個指導思想,缺乏真正實施的具體舉措。隨著技術手段的應用,回饋和資料獲取越來越容易,因材施教漸漸可成為現實。 暑期已經來臨,國內形形色色的暑期補習也開始了。指望通過整齊劃一的暑期補習班,解決平時常規教學中的問題,是不現實的,等於把解決問題的所有錘子,全部變成榔頭,而非根據任務之所需,不同情境下使用不同工具。但願學校、老師、家長認真瞭解學生的學習差異,努力發現出因材施教的辦法。找到這個方法,過程並不簡單,但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