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讓你喜歡上自己。你能舒服盡情地做自己,真實而完整地展現你自己。我也是最近才真正明白什麼才是人際關係交往該有的樣子。以前總是繃得太緊,高度敏感,容易內耗,經常執著於他人的認可和接納。甚至會因為過度重視對方的感受、害怕別人不喜歡自己而委屈求全,習慣性地迎合對方,做一些自己並不喜歡的事情。但每個人的心理能量都是有限的。之所以會進行人際關係的交往,本質上還是希望自己能開心,通過社交能量的流動和交換去獲取社會性認同,感受到自身價值的存在。但在這樣討好性的社交過程中,卻發現每次social完,渾身上下都有一股非常低迷的消極情緒籠罩四周,同時還伴隨著能量虧空,和強烈的自我厭惡。也是這時我才突然意識到,我站在了所有人那邊,就是沒站在自己這一邊。很多次的社交過程中,我都在追尋和內化別人的期待和看法,卻唯獨忽視了自己的感受。而人和人之間的相處又是一種此消彼長相互博弈的過程,他們會根據你的行為判斷如何對待你,委曲求全自我壓抑的背後反而會讓對方產生錯誤判斷:你不值得被好好對待。甚至過分的,還會覺得你好欺負。要知道,讓所有人都親近你喜歡你,並不是自己能力的證明,恰恰相反,是消耗自我的開始。所以社交關係中,真正要做的第一步是勇敢展現真實的自己。不用太在意他人的看法,別人的喜歡也不會給你帶來任何實質性利益,你有權拒絕滿足對方的期待和喜歡,不需要對誰都笑臉相迎,也不需要做人群中活躍氣氛的那個。你可以大大方方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勇敢建立自己的原則和邊界,如果因為你合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而被排斥被孤立,那只能說明這些人並不適合你。因為別人對你的認知不會超過他對自己的認知。他如果不喜歡你,只是說明沒有達到他的預期罷了,並不是因為你的問題,所以我們自己喜歡自己就行了,不用活在別人的評價體系裏,你的價值更不需要通過他人的認可來證明。 而當你真正開始做自己,接納自己愛自己,你才能找到和你同頻共振的那批人,他們來到你身邊,你們各自發光共用生活,這才是人際關係應該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