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達·拜恩在《力量》中寫道:“每個人身邊都有一個磁場環繞,無論你在何處,磁場都會跟着你,而你的磁場也吸引着磁場相同的人和事。”物理學上存在萬有引力定律,即自然界任何兩個物體,都是存在相互吸引的。人與人之間,也不例外。 1.你相信什麼,就會吸引什麼當你特別想做某件事情或者達成某種心願時,這種信仰就會變成內在的驅動力,促使你行動起來、改變。認知決定行動,幫你達成願望。您所經歷的每一個人生,都與您的內在能量相匹配、相輔相成。所以,想要改變自己,首先改變自己的心境。 想要吸引什麼,要先在內心擁有它2.不要試圖“鶴立雞羣”,請遠離《百家講壇》主講人趙玉平,曾提出一個問題:如果一隻鶴站在一羣雞當中,是鶴比較難受,還是那羣雞比較難受?有人說,鶴進雞羣,就像是一場降維打擊,它纔不會難受呢,那一羣雞會在它的面前自卑。可趙玉平老師卻說:一隻鶴,如果非要去跟雞合羣,那麼最終的結果只有兩個:要麼被雞羣逼急,要麼只能被雞羣同化。很多時候,限制你發展的,未必是你的能力和智商,而是你所在的那個小圈子。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羅伯特在《影響力》中提到了一個理念:“社會認同傾向”。簡單地講,就是人在不知情中模仿身邊的人進行思考和舉動。處在一個低質量的圈子當中;你會不好意思,甚至不敢表現出積極的一面。“社會認同”導致的結果就是:你會跟你周圍的人越來越像。你跟誰在一起,就會成爲誰。3. 你是誰,就會遇見誰有時候,你會發現,一個人與人之間的磁場是非常神奇的事情。就算兩個同處環境的兩人不同氣場,人生人生際遇就會不一樣。就像“吸引力法則”的外部表現一樣:讓富裕遇見富裕,讓勞動力不足持續和不足。你們是恩愛,你們就會吸引富裕;你是充滿正能量,就會吸引到福;你是相信的,你會吸引成功。你是什個人,就會遇到怎樣的人生。作者張德芬在《遇見未知的自己》裏說道“外面除了你自己,什麼都沒有。”您所遇到的一切,都是我們自己吸收來自於我們的內在塑造。所生的磁場,儘管看不見卻在悄然影響着我們人生。今日的身邊每個人,其實是前半輩的生活不自知、不自知埋下的種子。做好你自己,自然就會吸引與你靈魂相似@版權所有爲地球愛與光之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