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係一個充滿歷史色彩嘅地方,喺呢個地方每座建築、每棵樹都可能擁有不為人知嘅傳奇故事。好多人都以為一定要出到新界或者郊區尋找,但其實好多都隱藏喺市區嘅一角,默默守護住我哋。作為一個港島人,放假當然係喺港島區四處遊玩啦!咁熱嘅天氣當然唔會長時間喺戶外玩,今次我哋去嘅地方就係金鐘喇!金鐘大家都一定去過好多次,但大家又知唔知關於金鐘嘅故事呢? 「維多利亞港」呢個大名,即使唔係香港人都一定知,不過唔知大家有冇聽過「維多利亞城」呢?其實「維多利亞城」係1841年英國人佔領香港島後所建立嘅城區,位於港島西北岸,即係宜家中西區同灣仔區一帶,中心就係香港聖公會聖約翰座堂。 維多利亞城以界石去標示邊界,宜家大家會根據地鐵站去分區,漸漸造成地理認知嘅混亂。事實上,金鐘原本係中環一部份,「四環九約」有西環、上環、中環、下環;灣仔同銅鑼灣屬於下環,金鐘就屬於中環。所以現在按區議會劃界,金鐘屬中西區,而銅鑼灣屬灣仔區。 香港開埠初期,英國殖民地政府將金鐘呢個地區劃作軍事用地,即係宜家花園道以東、正義道以西、堅尼地道以南一帶,只係留咗皇后大道東作為民用空間。以皇后大道東為分界,北面沿海地帶屬於英國皇家海軍,南面山坡則為英國陸軍所有。喺陸軍地段中部嘅小山崗上,建有三軍司令官邸,東面為域多利兵房(Victoria Barracks),北面為威靈頓兵房(Wellington Barracks),西面為美利兵房(Murray Barracks)。海旁當時係英國皇家海軍基地,海軍按照傳統稱基地所在為「Admiralty」,意思即係少將級或以上海軍司令坐鎮嘅基地。 地鐵通車後以金鐘為站名是有典故:昔日位於皇后大道東(現金鐘道)路旁嘅駐港英軍兵房樂禮樓(Rodney Block),其大門口懸有一個金色銅鐘,每逢中午及下午便敲打,作為士兵、文職人員及工人的午饍及放工訊號,故此附近居民稱此營房為「金鐘營房」,此地區亦順應稱作「金鐘」。 域多利軍營(Victoria Barracks),又稱域多利兵房,係香港昔日駐港英軍一個主要軍營,位於港島金鐘,喺紅棉路、堅尼地道及金鐘道交界一帶,現址為香港公園一部分,軍營內部份建築物得以保留,舊三軍司令官邸(茶具文物館)被列為法定古蹟,另外幾座建築物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改建期間域多利軍營大部分建築物被拆,現僅存數座歷史建築: 舊三軍司令官邸又稱旗杆屋(Flagstaff House),建於1846年,屬希臘古典復興式風格,曾經是香港殖民地時期駐香港英軍三軍總司令的官邸,為香港現存最古老的英國殖民地色彩建築物。現在這座建築物已改為香港茶具文物館。 舊域多利軍營卡素樓 (Cassels Block)-1992年改作香港視覺藝術中心、 華褔樓(Wavell Block)-1991年起改為香港公園觀鳥園教育中心、 羅年信樓(Rawlinson House)-地下現設紅棉路婚姻登記處,一樓闢作香港公園辦事處、 蒙高瑪莉樓(Montgomery Block)-1987年起改為母親的抉擇及啟勵扶青會辦公室、 羅拔時樓(Roberts Block)-1986年起轉作新生精神康復會賽馬會新生宿舍。 域多利軍營軍火庫(Explosives Magazine of the Victoria Barracks)- 位於港島金鐘正義道、香港公園範圍外,面積約7,800平方米,作存放軍火之用。軍火庫附屬於域多利軍營,四座前軍事建築物喺1843年至1930年代落成,作為研製與儲存炸藥之用。喺20世紀初,英國皇家海軍佔據及擴大使用範圍。駐港英軍於1979年遷出軍營後,舊軍火庫成為政府工作間及倉庫。軍火庫擁有極高軍事歷史價值,係亞洲現存唯一英國殖民時代完整軍火庫遺址,亦係昔日英軍將炸藥製成炮彈嘅地方,軍火庫上層平台嘅三個爆炸品貯存庫,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下層平台嘅GG樓列為二級歷史建築。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 (英語:Asia Society Hong Kong Centre),為亞洲協會香港分會活化保護嘅建築群,用作舉辦唔同嘅展覽及學術活動,推動亞洲藝術文化同引進新進藝術家、文化界人士作品。中心喺2012年2月9日起正式對外開放。 中心內設古蹟域多利軍營軍火庫,現稱(The Hong Kong Jockey Club Former Explosives Magazine) 。現時軍火庫為亞洲協會香港分會總部,該會將軍火庫舊址活化,翻新為劇院及博物館。 當日嚟啱啱趕到 Shahzia Sikander Apparatus Of Power《莎茲亞‧西坎達:意象演義》呢個展覽最後一日展期。 首先搭lift上平台,一出lift就見到下一個展覽《影.亞洲》,展覽首次於本港展出舉世知名攝影大師布萊恩.布瑞克以及深受大師作品影響嘅史蒂夫.麥凱瑞作品,當中包括呢一幀令麥凱瑞蜚聲國際嘅作品「阿富汗少女」。 張洹:長島佛 Long Island Buddha,2011(銅和鋼) 長島佛呢件作品係藝術家張洹遊歷西藏時,從民革時遺留落嚟、被人為破壞嘅佛像中取得創作靈感。其實印度、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嘅大佛好多都係臥佛,長島佛面部雖然刻意做到有凹痕,但臉部表情卻相當安詳。長島佛加上周圍嘅環境,反而俾到我一種平和寧靜嘅感覺,令我覺得即使身處亂世,只要能夠保持初心,就可以唔受外界影響。 喺軍火庫上層平台可以望到政總,有種原來出世與入世只係一線之差嘅感覺。 提提大家,如果容易俾蚊針嘅朋友記得要噴蚊怕水,因為呢度好多蚊,好友嘅美腿完全係蚊嘅大餐。好彩我係蚊嘅絕緣體咋! 軍火庫主要為域多利軍營貯存與混合火藥,並在此進行處理、包裝、儲存及分發火藥到全港各處嘅防禦基地。建築群分為上層平台及下層平台,其中位於上層平台嘅軍火庫及舊實驗室在1868年落成。 軍火工場舊址屬於一級歷史建築,原本係英軍用作混合軍火炸藥嘅工場,經過復休同活化後,成為行政辦公室及兩個會議室。 軍火工場旁邊有四塊海軍界石,係用作軍事地段標記嘅花崗岩石碑。中心喺進行初期挖掘工程時,發現咗7塊海軍界石,喺20世紀初,英國皇家海軍就係使用呢D海軍界石劃分界線。呢4塊界石原本放置喺周邊唔同位置,標明域多利軍營嘅邊界及所有權。 軍火工場旁邊就係人工護堤A。軍火庫設有兩座人工護堤,分隔軍火工場、軍火庫A及軍火庫B,以防止軍火庫爆炸波及其他設施。而喺復修期間掘出4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遺留落嚟嘅大炮,宜家分別展示喺護堤A嘅兩端。 香港開埠之初唔單單係漁村。當時香港亦擁有天然資源-大量花崗岩石,本港採石與打石工藝喺開埠時相當著名,大家可以由石牆嘅手工可見一斑。另外,香港建築物嘅花崗岩顏色原來可以反映開採年份,越早期岩石顏色愈紅,到舊立法會大樓興建時 (1900s) 已經「白淨」好多。50年代興建舊政府總部時,由於摩利臣山開採嘅花崗岩石會起鏽漬,所以最後採用鑽石山開採嘅花崗岩石。 經過護堤A,就嚟到軍火庫A舊址。軍火庫A建於1863-1868年間,係一個備有控制爆炸設計嘅火藥儲存倉庫,大家入到裏面參觀就會見到。宜家經過修葺活化,成為麥禮賢夫人藝術館。由於藝術館內唔可以影相,當然要遵守規矩啦! 藝術館展出《莎茲亞‧西坎達:意象演義》,呢個展覽係莎茲亞‧西坎達喺本港首個主要個展,中心內會展出多件紙本畫作和大型動畫。展題意指西坎達的意象蘊含能於不同語境、形態和方式表意的潛能。個人覺得展覽作品充滿民族、宗教色彩,加上作品中運用咗好多特別嘅物料。 繼續往前走便來到護堤B旁嘅流水池,經過呢度就去到軍火庫B。 軍火工場同2個軍火庫外都有銅製火藥軌,建於十九世紀晚期。火藥軌連接著裝配及檢查彈藥嘅軍火工場,以及貯藏彈藥及火藥桶嘅軍火庫A及B。彈藥會被運上長四呎嘅卡車內,卡車由域多利軍營嘅吊重機拉動,沿軌道往返。除此之外,火藥軌仲連接住架空纜線方便運送火藥到灣仔軍器廠街。宜家呢條火藥運輸軌依然好好保留喺原有位置。 繼續往前行會看到軍火庫B,由4個拱頂室及一條拱頂照明廊組成。建於1905年至1907年間,為紅磚建築,斜頂起角,曾用作儲存火藥用途。 建於1900年代嘅軍火庫B(Former Explosive Magazine B)建築風格與軍火庫A大相逕庭。軍火庫B係紅磚建築物,同旁邊以堅硬花崗岩建成嘅軍火庫A相比,保護性似乎低好多。 軍火庫B經過多次復修,宜家活化成麥禮賢劇場,可以容納100名觀眾。 環繞住軍火庫B喺一條照明廊(拱型天花長廊),由石磚砌成,係為咗提供一條安全嘅照明通道以便檢查軍火。照明廊裡面,保留住以前嘅燈槽,由於火藥庫唔可以點明火照明,以防爆炸,所以喺設計上面照明廊和火藥倉之間隔著一塊玻璃,火水燈就放係照明廊呢邊,熱空氣自燈罩向上經通道散走。宜家照明廊依然放上一盞盞別緻嘅油燈點綴,令參觀者可以感受以前喺軍火庫工作嘅氛圍。 活化後照明廊成為嘉賓、演出人員出入前後台、更衣室嘅專用通道。 庭院古樹,一睇就知生命力幾頑強啦! 呢個就係軍火庫A嘅背面,其實同以前相差唔遠。 新舊對照 連接住接待處同上層古蹟區係一條雙層行人天橋。當時工地附近森林內發現有果蝠棲息,所以架空天橋設計由直線改為臂彎形環抱式設計,上層稱為康本橋,下層則命名為果蝠橋。為咗保存果蝠棲息地,以確保工程唔會破壞附近歷史文物和生態環境。 沿住果蝠橋行番到接待處入口,牆洞後有瀑布水池「來寶水之源 (Noble Water Feature)」。 跟住我哋嚟到GG行政樓。位於下層平台、獲評為二級古蹟嘅GG行政樓建於1940年代末,曾被英國皇家憲兵隊特別調查組使用。軍營GG座亦用作軍事物資嘅補給前哨站和火藥庫。英軍於20世紀初完成擴建後,喺1910年將軍火庫移交給英國皇家海軍,至1979年英軍遷出域多利軍營後,軍火庫成為各個政府部門嘅工作間及倉庫,而GG座則曾用作英國皇家陸軍財務隊軍餉辦事處、維修承辦商工作間,以及土力工程處土芯樣本貯存室,1980年代起荒廢。 GG行政樓內部 喺GG行政樓隔離就有酒吧餐廳AMMO,AMMO即係「彈藥」嘅意思,非常貼合所在地點。餐廳由本地名廚Tony Cheng同創立The Drawing Room嘅顧問主廚Roland Schuller策劃。好友喺度訂咗位食Afternoon tea~ 喺中心入口處見到「長頸鹿樹」,係香港好常見嘅細葉榕,高16米,樹冠闊15米,樹齡超過70年歷史。因為樹形貌似長頸鹿,擁有長頸鹿龐大身軀與修長頸部得名。「長頸鹿樹」嘅獨特形態已經成為中心嘅標誌。呢棵兼具自然與歷史價值嘅「長頸鹿樹」,正正位於正義道入口處,GG樓旁邊,大家記得去探下呢棵樹啊! 唔好講笑!一聽到「長頸鹿樹」就令我想起Running Man同光洙,hahaha~ 「長頸鹿樹」背後仲有段小故事: 2008年,本港罕有錄得4次8號或以上烈風吹襲,「長頸鹿樹」就喺當年颱風季節被雷擊中,部分主樹幹被燒毀,損害嚴重,差D要被移除。後來經過搶救同護理,「長頸鹿樹」先可以保存落嚟。宜家中心繼續採取特別保護措施,加上長期監察「長頸鹿樹」嘅生長環境,保護呢棵外形稀奇可貴嘅大樹。 AMMO內部裝潢靈感源自1965年法國黑白科幻電影名作-Alphaville,再參考此地過去嘅軍事用途,將古銅配搭金銅,充滿工業味道之餘,又低調咁散發出高貴奢華氣息。餐廳樓高5米,3面玻璃屋設計,空間感十足。 由於有訂位,所以安排我哋坐喺餐廳左邊嘅沙發區。座位好舒服,非常適合一邊食tea,一邊傾計。窗外就係一大片綠色植物,亦可以見到果蝠橋。而餐廳內連接住紀念品店同GG行政樓。 我哋order咗個tea set,由於是日未吸收到足夠咖啡因,所以我選擇咗咖啡。而好友就想飲茶,餐廳提供6款有機茶包俾大家選擇,有Ginger Lemongrass, Earl Grey, Breakfast Tea, Oasis, Black Current, Mint~ 過了一段時間,三層架afternoon tea set送到我們面前!鹹點有5款,甜點有3款,另外有2件scone!食下午茶當然由鹹點開始啦! Savory (第1層:鹹點) Wagyu beef burger with cheese on bamboo charcoal bun (芝士和牛竹炭漢堡) Chicken consommé jelly with chicken ragout (清雞湯啫喱配蔬菜燉雞肉) 我第一個就係食和牛漢堡,和牛好juice,配埋半融芝士,無敵!個人覺得係成個tea set中最正嘅item!我唔係太鍾意清雞湯啫喱,好友覺得ok,我哋都覺得鹹咗D。 Savory (第2層:鹹點) Parma ham with figs (無花果配巴馬火腿) White anchovies with ratatouille on toast (白鯷普羅旺斯雜燴多士) Shrimp spring roll with basil mayonnaise (蝦春卷配羅勒蛋黃醬) 到咗第2層鹹點,首先試咗無花果配巴馬火腿,咁嘅配搭一定冇錯嘅,不過略嫌火腿太乾身,無花果又冇汁,配蜜瓜可能會好D。當然如果火腿靚,咁就梗係咩都唔使加啦!其實我覺得白鯷普羅旺斯雜燴多士係好味嘅,但錯在加咗白鯷。雖然咁樣令味道更有層次,但鯷魚好腥,而且魚肉經過醃製,好似魚乾咁,食完嘴入面只留下腥味。好彩呢個時候蝦春卷上面嘅basil蛋黃醬救咗我,因為醬料加入新鮮basil,所以味道好fresh,加埋蝦春卷,正!係成個tea set中第二鍾意嘅item! Dessert (第3層:甜點) Almond financier (法式杏仁小蛋糕) Green tea cheese cake (抹茶芝士蛋糕) Milk chocolate mousse with apricot compote (牛奶朱古力慕斯配蜜餞杏桃醬) 法式杏仁小蛋糕係甜,不過杏仁味好香,加上上面嘅黑朱古力醬一齊食,味道超夾!抹茶cheese cake嘅抹茶味同cheese味都好突出,好明顯用咗靚抹茶粉,所以食到抹茶嘅甘、香味,但食完一啖就覺得超甜,好彩留番raspberry最後食咋! 牛奶朱古力慕斯配蜜餞杏桃醬-底層係杏桃jelly,中間係牛奶朱古力慕斯,上層係蜜餞杏桃醬。呢款甜品應該係用心之作,可惜我由細到大都超憎杏桃味嘅嘢,試咗一啖就放棄。 Raisin scone with blueberry jam and cottage cream Scone有兩件,一個有提子乾,一個冇提子乾。咁就啱啦!因為我唔食提子乾,咁就唔使爭啦!Afternoon tea最重要就係個scone好食, AMMO嘅scone俾到我驚喜,味道質感都相當唔錯,配埋藍莓醬同cottage cream更好味,有encore多個嘅衝動! 由於cottage cream俾得好少,所以我哋每人食咗半個scone就冇咗,所以就請餐廳俾多D我哋。點知隔咗都有10mins先再送過嚟,而且cream嘅質地完全唔同晒!原本係軟化挺身,變成半融一pat咁,雖然味道一樣,但食落質感完全錯咗。 我覺得AMMO嘅afternoon tea最好就係分量啱啱好,唔會太多,咁先合乎afternoon tea嘅原則,good! 食完tea,我哋行番去金鐘地鐵站。途中經過太古廣場上面、港島香格里拉酒店旁邊嘅「榕圃」,每次去香格里拉食tea,都會睇下呢棵古老大榕樹。榕樹樹幹有一米半粗,樹冠直徑足有二十多米,獨樹成林,非常壯觀,形成一座以它為中心嘅小公園。 呢棵老榕樹估計喺1870年種植,屬於當時英軍域多利軍營一部分。1979年,英軍遷離軍營。1985年太古地產用7億投得地皮發展太古廣場,而其中一個條件就係必須負責保育、保護老榕樹。當時地產商曾向政府建議將榕樹搬到其他地方,以免妨礙工程進行,但當時嘅政府強烈反對。(如果係宜家,老榕樹應該會俾呢個無良政府砍咗喇!) 為咗原位保留老榕樹,工程人員特別喺地下建造咗一個直徑18米、深10米嘅巨型圓筒花盆,先固定好老樹,再喺大花盆底下起樓。單係呢項工程就用咗2389萬港元,堪稱「最昂貴嘅保護措施」。除咗可以話係全港耗資最多保存嘅一棵樹,亦可能係全球耗資最多保存嘅一棵樹。 老榕樹見證住香港百年滄桑,未來亦會繼續守護我城。只有懂得尊重當地歷史、文化,愛惜當地嘅一草一木,先可以講自己係愛嗰個地方。當人們真正愛嗰個地方,先可以領悟出作為當地人嘅價值。 跟住就過番銅鑼灣睇《寒戰2》!平時我好少睇港產片,唔係唔支持本地製作,相反成日都好想支持,但每次到失望。今次睇《寒戰2》亦唔例外,只可以講,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睇完戲去咗經常幫襯嘅Burgeroom飲酒食嘢。經常講日本嘅食店幾十年、甚至百年歷史嘅老店都可以保持食物水準同質素。其實香港都有咁樣嘅食店,Burgeroom係其中一間,開業咁耐味道都係咁好,應該繼續支持。 食完正餐,跟住又點少得甜品呢?!未嚟過銅鑼灣呢間新開嘅Lady M,所以嚟試試! 好彩Lady M仲有蛋糕食,原本想食Earl Grey Mille Crêpes同銅鑼灣店獨賣嘅Chocolate Mille Crêpes,點知Earl Grey Mille Crêpes已經賣晒,所以唯有order Signature Mille Crêpes同Chocolate Mille Crêpes! 第一次食Chocolate Mille Crêpes,覺得好味道,但我同好友都覺得Signature Mille Crêpes冇之前咁好味喇! 1.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及商店 開放時間:星期二至日:上午11時至下午6時、展覽期間每月最後一個星期四:上午11時至下午8時 (逢星期一休館) 最後入館:閉館前60分鐘 麥禮賢夫人藝術館 (前稱亞洲協會藝術館) - 只於展覽期間開放* 下期展覽:《影.亞洲》(2016年9月10日至2017年1月7日) http://asiasociety.org/hong-kong 2. AMMO Asia Society HK Center 9 Justice Drive Admiralty, HK t +852 2537 9888 Sun-Thur 12pm - 11pm (last orders for dinner 10pm) Fri, Sat & Pub Hols 12pm - 12am Afternoon Tea Daily 3pm - 5pm http://www.ammo.com.hk/ 3. Burgeroom Shop D, G/F, 50-56 Paterson Street, Fashion Walk, Causeway Bay, Hong Kong Tel: (852) 2890 9130 Opening hours: Mon - Sun: 11:00am-00:00 midnight http://www.burgeroom.com/ 4. LADY M (CAUSEWAY BAY BOUTIQUE) Shop C, G/F, 1-3 Cleveland Street, Food Street Fashion Walk, Causeway Bay, Hong Kong. Tel: 2861 1866 Store Hours: Sun to Wed: 11:00-22:00; Thurs to Sat: 11:00-23:00 https://www.ladymhk.com/Home/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