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全球有多少人還在使用 Google 搜尋?答案遠比你想像中多。根據 SparkToro 的報導,Google 搜尋從 2022 年的每日 35 億次,成長到 2024 年的 140 億次,三年間每日搜尋量增加了 4 倍。與之對比,同年 ChatGPT 的日搜尋量最高僅為 3,750 萬次,顯示即使 AI 搜尋熱潮崛起,Google 依然是搜尋市場的絕對霸主。本文將從人類搜尋行為的演變,分析 AI SEO 與 AEO(AI 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該如何應對這場「點擊率衰退戰爭」,並預測 Google 搜尋市場未來的發展。 為什麼 AI 搜尋崛起,Google 搜尋量還在增加?1. 搜尋行為成為「人類日常」許多人以為 ChatGPT 出現後,會讓 Google 搜尋使用量下降,但事實正好相反。這三年來,全球每天使用 Google 的人數與使用頻率都明顯提升,這背後的推手可能包括:行動裝置普及化,讓搜尋行為更即時AI、大選、疫苗、投資等熱門議題驅動搜尋使用者對「第一手來源」的依賴仍在2. AI 搜尋與傳統搜尋非零和競爭ChatGPT、Perplexity AI 雖然提供即時、整合性的答案,但這類 AI 回答方式仍難完全取代「點對點的資訊探索」。使用者在面對商品、療程、保險等涉及消費或風險決策的議題時,仍傾向回到 Google 上查閱第一方資料、官網內容與評價文章。點擊率下降的真相:搜尋≠點擊?為何 SEO 還是值得投資?1. 自然搜尋點擊率下降 70%,意味著什麼?根據報導,自然搜尋點擊率近年來下降幅度高達 70%,而 Google Ads 點擊率則下降了 12%。這樣的變化,確實讓人質疑 SEO 的投資價值。但如果換個角度來看:使用者可能已在搜尋結果頁獲得部分答案,不代表他們不會進一步查證真正重要的資訊與品牌,仍能吸引使用者點擊深入閱讀2. SEO 真正的價值是影響「決策路徑」即使點擊率下降,SEO 所傳遞的資訊內容仍深刻影響使用者的信任與購買決策。特別是在:需要多方比較的產品(如:家電、保險、醫療)對品牌專業形象有要求的產業(如:法律、B2B 技術)這些產業中,第一手原生內容與結構化的 SEO 文章,仍是讀者判斷與決策的關鍵依據。2025 年以後,SEO 還會有效嗎?AI SEO 與 AEO 的轉型建議1. 預測:搜尋規模仍會增長,但成長曲線可能放緩若 Google 搜尋量的成長來自使用者行為的改變,而非單一事件驅動,那麼 2025 年搜尋次數仍有可能再增 30~50 億次。但同時,使用者也會更挑剔、更依賴摘要式的快速資訊取得,這是 SEO 人員需正視的挑戰。2. 建議:從 AI SEO 到 AEO,內容優化要進化SEO 不再只是排版、關鍵字與標題設定,未來的內容策略需納入:結構化資料(Schema)讓內容被 AI 搜尋器快速理解搭配精選摘要、FAQ 區塊,爭取 Answer Box 顯示強化品牌聲量與第一手資料提供,讓 AI 也以你為答案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