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恐怖電影界裡,「日式恐怖」(J Horror)是十分知名,且在全球都有大量粉絲的特殊電影類型。但是,我們並不能將日式恐怖與日本恐怖電影完全劃上等號。在90年代,因為電視節目《毛骨悚然撞鬼經驗》(ほんとにあった怖い話)或電影《七夜怪談》大受歡迎而引發日式恐怖風潮之前,仍有許多經典的恐怖作品;而即便是在90年代,也有才華洋溢的日本創作者,挑戰了與含蓄的日式恐怖類型截然不同的通博百家樂濃烈重口風格。在這個農曆七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令人不安的經典日本恐怖電影。 就在今年農曆七月初一鬼門開的隔天,由大林宣彥執導的日本電影《鬼怪屋》,慶祝上映45週年紀念。很難說這是一部恐怖電影……別誤會,《鬼怪屋》有大量斷肢殘臂、血水狂噴的殘忍畫面,但是,與其說這些殘忍畫面充滿了一般恐怖電影的惡意,不如說更充滿了一種不知所云的詭異與戲謔感。當年上映時,日本各界稱之為「電影革命」之作,這種說法,並非意味著所有人都清楚這部電影將帶領日本影壇前往更高階段,事實上,有人認為這部風格混亂的電影根本是一種退化;有人認為這部電影與廣告沒啥差別……一段數分鐘的影像之後,接續著意義與劇情未必相關的另一段影像,觀眾像是在體驗永不休止的廣告時間。連大林導演都自稱:「大概有八成觀眾討厭這部電影」。但隨著時光流逝,這部電影受到了全球不同地區觀眾的迴響,它成為了知名的邪典電影。要更確切形容《鬼怪屋》的類型,也許可以說它是一部「夢電影」。《鬼怪屋》有大量鮮艷的色彩(當然噴出的鮮血也很鮮艷)、青春無敵的偶像美少女們,還有乍看之下毫無意義、但卻又與佛洛伊德理論相互呼應的奇妙橋段。大林宣彥第一次將他瘋狂又美麗的幻想世界,呈現在大銀幕上。他無視背後擁有巨大權力的出資方東映影業、當然也無視票房壓力,拍出了一部超越時代數十年的神奇電影。當時,嚇壞了許多因為美少女而進場的年輕觀眾,其中也有許多對電影懷抱夢想的年輕人……當他們長大之後,從這部充滿活力的電影裡獲得了不少創意。更重要的是,他們見證了創意如何突破制式敘事風格、大片廠工作規範、甚至無視導演個人的事業評價,只為了打破觀眾的期待與想像。英國電影協會稱《鬼怪屋》為「一部迫不及待塞進任何對於恐怖與驚悚想像的電影……提供觀眾一趟飽滿、驚嚇、有趣、而且徹頭徹尾迷亂的鬼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