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用鐵絲網和灰色高牆圍起來的博物館位於台北南部,這裡曾是祕密的軍事看守所,如今成了出人意料的熱門景點。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位於一個以前的軍法學校校園裡,它使人回憶起台灣並不遙遠的威權統治的恐怖百家樂怎麼打,獨裁者曾對台灣實施長達40年的戒嚴令。這些破敗的、油漆已經褪色的混凝土建築曾經是審判政治異見人士的軍事法庭所在地,也曾經是看守所,一度有數百人擠在牢房裡。 這個園區以前的名字是景美軍事看守所,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今年8月在這裡與批評中國政府的民主活動人士見面,那之後,園區對台灣人有了新的吸引力,遊客人數在接下來的幾週裡不斷增長。園區的意義也在中國共產黨上週召開五年一次的全國代表大會期間得到了加強,中國吞併其民主鄰居的決心是這次會議的一個主要話題。最近的一個下午,一群群當地遊客來到燈光昏暗的牢房,以及在台灣被稱為「白色恐怖」時代的40年間審判政治犯的軍事法庭,那個時代已於1992年結束。一些人在獬豸雕塑的噴泉前停了下來,據說在中國神話中,獨角獸獬豸代表著正義。一名導遊解說,獬豸雕塑出現在這個地方是何其諷刺,有逾1100人在這裡被判處死刑,其中許多人是因為他們的政治信仰。在白色恐怖最嚴厲的時期,這裡曾是祕密軍事法庭和警備總司令部所在地,國民黨曾用軍法逮捕觸犯其警察國家法律的人。這裡也曾關押過那些被當局在半夜三更從家中帶走的政治犯,其中有些人消失了好幾年,有些甚至永遠消失了。蔣介石的國民黨在中國內戰中敗給了毛澤東的共產黨後,於1949年逃到台灣,開始在這裡實行「白色恐怖」統治。在那個時期,當局把國民黨眼裡威脅其統治的人作為打擊對象,指控他們幫助威脅入侵台灣的共產黨,或提倡台灣獨立,這被視為顛覆行為。為迫使台灣與大陸實現統一,中國政府加強了對台軍事威脅,隨著這種威脅日益加劇,人權博物館在許多台灣人中產生了新的共鳴。它是習近平統治下的中國獨裁現實的映現,也是對台灣如果被中國吞併,可能會有一種什麼樣的未來的有力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