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份去了阿根廷,是我第一次踏足南美。我所住的地方雖然不在首都市,但仍然是屬於布宜諾斯艾利斯省內,觀光遊玩也沒有離開這個省。對阿根廷的印象,頗難說出一個stereotype,又或者可以說,混雜矛盾就是她的stereotype。 先以人為例子,去了十一天,也未可歸納到一個典型外貌特徵。阿根廷是一個移民國家,部份人祖先來自不同歐洲國家,主要是意大利、西班牙、德國,而另一部份人就是美洲土著後裔,還有一些是阿拉伯裔的。 走在街上,有時看到一些皮膚黝黑、樣子似阿拉伯裔的人,有時又會看到樣子很歐洲人的,多數是啡黑色頭髮,似意大利裔,也有少量金髮的,不過女士們就很喜歡把啡色頭髮染金。看到貌似歐洲人的阿根廷人,如果在旅遊區,我是分不清到底是當地人還是遊客。 人是如此,建築亦如是。那種混搭混雜矛盾,甚至稱得上是「烏哩單都」的風格。你會看到一座座可能有百年歷史的古舊樓房,但旁邊忽地有一座新建築,只是很簡陋的,不是那種新派時尚味道,而古舊建築也沒有古雅感,因為日久失修,沒有好好保養,就這樣,你會看到一座褪色古董,緊接著一座簡陋新建築,在整條街上如此梅花間竹地出現。 古建築不止日久失色,還要給人劃花面。阿根廷某些人很喜歡把反政府或支持政府的語句,都寫在牆壁上。即使今天用油蓋掉了,明天他們又回來畫,久而久之,惟有撒手不管了。但原本可以彰顯一個國家歷史文化的古樓房,就被一筆一筆地劃破了神韻。 還有一個小小例子,可以顯示出這種混雜矛盾感。去過當地城鎮的社區跳蚤市場,內裡有一個小小水池,供奉了耶穌像、聖母像,水池內養了錦鯉,還有很多該是為了祈福而擲下去的硬幣。另類的中西合壁。 點擊圖片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