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去了一趟芝加哥旅遊,除了欣賞那著名的夜景外,另一大重點則是想去尋找個個電影場景。芝加哥老早是我極想去的地方,很多朋友常不明所以,但其實只要你是個影迷,除了紐約及洛杉磯外,相信你最想去「朝聖」的地方,芝加哥都必會榜上有名。當你走在街頭上,根本隨便在某個街角、某個地鐵站走出來,都能說得出某某電影在此拍攝過,幾乎比紐約來得更密集。這是DC漫畫的「罪惡」與「正義」之都會,從Christopher Nolan的《蝙蝠俠》「夜神」系列中罪惡的「葛咸城」,還是Zack Snyder《超人:鋼鐵英雄》及《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中的「大都會」,走來你定覺似曾相識。在此就分享一些較著名的電影取景地吧! 1. Chicago River、DuSable Bridge 點擊圖片放大 對芝加哥這個地方影響得最深的電影,正是《變形金剛:黑月降臨》,把大都會變成一個外星戰場,早讓我很想看看鏡頭下的建築奇觀 對芝加哥的印象,很大程度都因為這是近年多部電影「滅城大戰」的重要取景地。Micheal Bay的電影好不好看見仁見智,卻不能否認他處理動作大場面真有一手,把芝加哥反轉再反轉,花了近一小時來拍一場狂派博派的終極大戰;芝加哥徹底封城,成為連接外太空的重要橋樑,在人類叛徒的幫助下,讓邪惡勢力有機會入侵地球。唯獨冒死往內闖的主角,才是拯救地球的唯一契機。最後的終極對決,正在此上演。 餘下來的一小時是天崩地裂式動作大戰,但看著狂派博派如入無人之境,在城內展開連場大戰,真得佩服荷里活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的力量,而這一場「滅城之戰」,個人亦覺得是三集中最出色的,這也是首次用上了IMAX 3D攝影機拍攝,塌樓一場如同身歷其境,痛快刺激。 據說當時芝加哥鬧市也真的封城去讓他們拍攝,在市區走著不難發現電影的處處蹤跡。我最喜歡芝加哥河一帶(電影中放置連接柱體的重要場景),一條河流貫穿了市內最中心地區,無論日夜都有其美態,是這個美麗大都會的標誌性景色;橫街窄巷、通天高樓,無疑成了拍攝大型巷戰的最佳場地,也是後期那部「豪華爛片」中最出色的一幕動作場面。看著Jupiter與Caine在河道上穿來插去,只是往後讓目擊人類都變成失憶,就有點誇張失實了。 除了這些「大片」外,基本上只要電影以芝加哥為背景,都會出現這城中的地標,就如近期喜劇《今個聖誕無銀用》也在此拍了一場瘋狂的重頭戲,順道「惡搞」一下《狂野時速》系列。一直以來,去每個地方我都很喜歡看夜景,雖然芝加哥入夜後街頭真的治安一般,但我仍是每一夜都走來看看。若如《今》片般能變成個白色聖誕,相信會較美麗! 前往方法:地鐵State/ Lake站即達 —《變形金剛:黑月降臨》(Transformers: Dark of the Moon) —《變形金剛:殲滅世紀》(Transformers: Age of Extinction) —《木昇戰紀》(Jupiter Ascending) —《今個聖誕無銀用》(Office Christmas Party) 2. Cloud Gate 電影愈看愈悲,唯獨平行時空的最後一幕,改寫了陰沉調子 他有8分鐘去拯救世界,無奈發現不斷回到過去都總有層出不窮的意外,到最後,自己身陷的真相更殘酷。這是一套超經典兼自己大愛的科幻片,惜真相之悲情真令人神傷。所以,我極喜歡電影的結局,假如我們在某個平行時空沒有遇上那場意外、假如我們還是個健全的人、假如我們就如無數偶遇般,我們能否重頭來過,當個普通人? 點擊圖片放大 +2 造型奇特、仿無瑕疵的「雲之門」,倒影出鬧市的最美一面,不單電影最後一刻叫人心動,實景無論日夜也叫人著迷 悲情中的樂觀收筆,是處處妙筆的劇本中又一神彩。誤以為這是CG科幻場景,原來真有其地。這是芝加哥的地標藝術品Cloud Gate,球狀倒影出無數遊客;密密麻麻的人頭,仿切合到電影中那無形的緣份。是喜或悲也好,茫茫人海中找到那個能改變你一生的人,可說是無可改變的宿命,也可說是在一個時空中追逐的浪漫緣份。很多朋友都會推薦我到芝加哥去看那個「波」,其實這個「波」為公園內芸芸藝術品之一,園內還有其他特色藝術品,只不過這個造型較特別,成了遊客的必到取景點。晨景可能略嫌人流過多,入夜城市亮燈後,倒影出市中心的七彩燈光,幻化懾人的夜景,在此放空也不錯。 前往方法:地鐵Randolph/ Wabash站步行約5分鐘 —《危機解密》(Source Code) 3. Board of Trade Building Christopher Nolan把芝加哥化身成罪惡之城,商業都會是無法無天的罪犯戰場;狹窄街頭與龐然建築物,在IMAX鏡頭下雄奇壯觀 “Hit me! Hit me!” 在還未大叫“Why did you say that name”前的蝙蝠俠,還是個不願殺人的黑夜之神。面對行事不按常規的宿敵,他也無從招手;不能硬碰,只能躲避或把罪名背上身,即使有機會把Joker撞死,他還選擇了避開,而這場無CG「堅爆起」的追逐場面,更成就了一幕不朽的影史經典動作場面。 這絕非一個旅遊點,但這與片中的Wayne大樓一樣,也是市中心的核心地標之一,很多人路過都會駐足欣賞或拍照 電影中曾是Wayne的主要大樓,實則也是芝加哥的經濟中心點,一座龐然巨物在大街中橫空突起,何其震撼;即使大白天走過,仍會被之遮蓋了半邊太陽。即使非遊客,很多人走過也一定會拍個照,是芝加哥的又一建築奇觀。 前往方法:地鐵Quincy/ Wells站即達 –《蝙蝠俠:俠影之謎》(Batman Begins) —《蝙蝠俠:黑夜之神》(The Dark Knight) 4. Old Post Office 在兩部動作大片中,這是一座重要建築物,實地卻是冷冷清清、半荒廢的建築;在電影鏡頭下,竟化成繁華鬧市 這一座Old Post Office真的有點難找,其絕不位於市中心內,也非甚麼熱門的旅遊點,卻成了電影史上第一組IMAX鏡頭的重要場景。當年在還是「真IMAX」Megabox觀賞《蝙蝠俠:黑夜之神》,片初一段搶劫銀行的IMAX鏡頭,簡直看得我有離心力。不按常規辦事的小丑,在鬧市中攻入銀行,迅速行動繼而冷靜地離開,還有時間戲弄一下銀行職員。在Chirstopher Nolan的神級導筒下,拍出了電影史上最具史詩性的開場動作場面,而隨後這裡也成了《變形金剛:黑月降臨》中博派與人類的協調總部。 開創先河的首組IMAX鏡頭,是影史上的一個Epic moment,誰知現實中竟是平平無奇的街角? 雖然,這是兩部電影的重要場面,走在那邊卻覺冷冷清清,是一座毫不起眼的建築物。至於戴上面具前的小丑,那個帥爆的背影,劇情交代他是在附近操控行動的幕後主腦,但這鏡頭並非直接位於Old Post Office一帶,而是需走約十分鐘到Frankin Street與W Van Buren Street的交界。這是一個比Old Post Office更無特色的平凡街頭,隨時你路過也不會認得,多得Christopher Nolan讓他成了影史中的一大經典鏡頭。若想走回市中心的話,不妨走走這個鏡頭下氣勢十足的無名街角。 前往方法:地鐵Clinton站步行約10分鐘 –《蝙蝠俠:黑夜之神》(The Dark Knight) –《變形金剛:黑月降臨》(Transformers: Dark of the Moon) 5. Navy Pier 同樣又是「變形金剛」與「黑夜之神」在「搞事」。在我還未認識芝加哥前,另一很深印象就是片初《變形金剛:殲滅世紀》內給大戰「整爛」了的Navy Pier,後來再看《蝙蝠俠:黑夜之神》才知道,原來這是片尾小丑考驗人性抉擇,在兩個船上設置炸彈的出發碼頭。 跟很多個美國海岸城市一樣(正確點說,這是一個湖),都總有個設計得美侖美奐的「漁人碼頭」之類景點。這是一處海邊優閒勝地,長長的碼頭坦言沒有甚麼好看,就是一個大商場、各間咖啡室與小餐館,還有一個偌大的摩天輪,好一幅悠閒的風景圖。在此沒有甚麼目的,純粹買杯雪糕與咖啡,坐下來靜靜看海(湖);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放空一下,就此渡過一個美好的下午。除了這兩部電影,我想不起有哪電影在此拍攝(我相信一定有,但我一時想不到),以此勝景,絕對是愛情片的最佳場景,據說在此看日落也特別美,只可惜我沒有機會遇到日落時間到此一遊。 前往方法:地鐵Grand站轉乘29或65號巴士至總站 –《蝙蝠俠:黑夜之神》(The Dark Knight) –《變形金剛:殲滅世紀》(Transformers: Age of Extinction) 6. Metro CTA 穿過繁華鬧市的地鐵,是芝加哥著名的風景圖,也是電影世界中「平民」的代表 較為「貼地」的Local代表,則是這架橫越市區的高架Metro,是芝加哥的城市標誌。 在「Loop」區中的這架地鐵,在市區中以「Loop」的環狀方式行駛,貫穿了市內最熱鬧地區,既有商業區,也有平民住宅區,亦有政府機構,完全將最地道一面的城市連結在一起。由於路線頗多,竟在鐵路上也設有紅綠燈,算是比較複雜的鐵路系統?雖然,它走的地方不算很遠,步行也能抵達,但為感受這個代標性地標,我也刻意坐了幾個站。 說起電影嗎?最經典當然是《殺神特工》(Wanted)的Curve Bullet,坐在地鐵上於貼近樓房的位置轉個急彎,不難想起「轉彎的子彈」;每個孤獨的人坐在地鐵上,近距離看著一座座樓房內的寂寞心靈,不期會想起《談情共舞》(Shall We Dance?)的舞室;要追逐市井流氓、瘋狂惡霸,也可學蜘蛛俠(《蜘蛛俠2》(Spiderman 2)、《蜘蛛俠3》(Spiderman 3))般善用這地鐵,而這也是窮書生的居住地,每天得被地鐵吵醒;高高在上的《惡魔波士》(The Boss)「貶為平民」後,要重新出發,就得低頭學作個平民坐地鐵;上班要吞Pot去買禮物?《今個聖誕無銀用》的老板也得坐個地鐵去遊走市區… 說來,似乎這座橫跨舊城區的地鐵,就是芝加哥的平民代表? 當然,再次在Christoper Nolan導筒下(似乎小弟喜歡的地方,也是他喜歡的取景場地),可以成為影子聯盟與稻草人大放毒氣的危城,最終這條地鐵,就在《蝙蝠俠:俠影之謎》中上演了一場超精彩的壓軸大戰,足以令你對頭四部《蝙蝠俠》的所有動作場面完全改觀。 去旅行時,有時也很喜歡這些獨特的城市景像。縱是人造,卻能代表著一個城市的節奏脈搏。連結回無數部電影中的故事,也不難想像創作人為什麼能想起這一切吧? 前往方法:乘坐地鐵於Loop區內的環狀高架路段,皆能看到此景 –無數電影。 番外篇:North Palm Springs Wind Tribute, California 喜歡向高難度挑戰的「靚佬湯」,風車陣又怎難得到他? 除了芝加哥外,這次另一重點是往洛杉磯的幾個電影主題樂園,順道再到附近的沙漠一遊,在毫無心理準備下,路途上又遇上了這個電影場景。 Ethan Hunt在執行Rabbit Foot的任務,幾乎令他痛失一生至愛前,奉命要拯救一位女特工,中途發現對手能於人體植入炸彈,逃亡時得在一堆風車中左閃右避,原來,風車都可以設計動作場面。 實際取景是這片一望無際,駕車走十多分鐘都能看到的「風車陣」。這裡據說有多達2,500架風車,為整個沙漠城市Palm Springs發電,由於位置很「食風」,一年有超過300日能夠運作。 曾到過很多「風車陣」,都沒這個誇張,簡直可堪作個世界奇觀,遙遙看到不見邊際,不難聽見風車高速轉動的隆隆作響。「JJ生」想到來此拍動作大場面,實在有創意! 前往方法:從洛杉磯往Palm Springs內陸方向駕駛約個半小時將現眼前 –《職業特工隊3》(Mission: Impossible III) 【延伸閱讀】跟著《丹麥女孩》步伐遊哥本哈根 【延伸閱讀】置身冰島電影場景(南部篇) 【延伸閱讀】置身冰島電影場景(西南部篇) 【延伸閱讀】在波蘭尋找兩生花 如欲看更多資訊及文章,請即Like【晞。觀影記事】及【有故事的旅人】專頁! 全新IG亦已開放,請Follow:#travelerwith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