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讀者問我,為甚麼不另開一欄介紹澳洲的景點。 在澳洲待了一整年,是香港以外待得最久的地方,也對之有說不出的歸屬感,甚至當作是個親切的家了。那年我會當作是「生活」而非「旅遊」,所以並不想把之標籤成一個「旅遊」的景點。若有興趣,看我在澳洲那年的小說故事,寫來隨時比分散景點介紹得更深入,或是,早期在Facebook也開了一個相集,簡介部份景點。但是,要詳細地撰文介紹,甚至找回幾年前的東西來寫,我又沒此意慾。 直至四年後,我重遊舊地,從旅人的角度來看澳洲,我才想簡介幾個這次發掘到的地方。 事隔四年,旅遊的目光大了,也用個不一樣的心態來看澳洲吧。首先想介紹的,是我旅途上待得最久的家:Adelaide。 在澳洲生活那年,我在Adelaide斷斷續續生活了近三個月,是澳洲之行待得最長的一個地方了。在此陷入過失業,也有過一段長時間的「休業」,亦因為四出找工作,幾乎「捐窿捐瓹」的地方都去過了,連深山與內陸荒漠都跑遍,到後期放假都興趣去玩了。 Adelaide本身就是個被海包圍的城市,漫長的海岸線距離城市極近,由於水溫較冷亦較大浪,未必如西澳或昆士蘭般是游泳熱點,但說起沙灘,許多人都會想起最著名、電車能直達的Glenelg。個人覺得,那是個徹底「遊客化」的地方,去了一次都沒興趣再去了。既去了最著名的一個,又在昆士蘭看過最美的深藍,Adelaide附近的海,我從沒興趣去走,可沒想到,原來有數個較為冷門的海岸小鎮,相連起來,景色比人氣過盛的Glenelg更美,走來也更Local。 其中一個,是Brighton Beach。 有別於Melbourne那個Brighton Beach人流愈來愈多,Adelaide的Brighton還屬於很Local的小鎮,如有留意明信片(去每個地方從明信片找景點是我的興趣之一),你會留意到有一款是拍Brighton Beach的日落風景圖,在漫長的Jetty下映照出最美的夕陽。雖然,Adelaide的海岸線,似乎隨處都能看到美麗的夕陽,但Brighton以此作明信片標記,總有其獨特之處。 點擊圖片放大 +2 由於此非著名遊客景點,走來倍覺寫意。之前已去了幾個Adelaide的海邊城市,最愛這裡 說來Brighton是個迷你的小鎮,沒有如Glenelg般有隨處可見餐廳或手信店,到處彌漫著很簡單寫意的澳洲典型小鎮風情。Brighton周遭沒有高樓大廈、大型酒店的阻隔,就連餐廳都只得數家,因此這裡的視野特別遼闊、海天一色的景觀無限延伸;漫長的海岸地勢彎彎被包圍、遠觀更有群山環抱。這裡找不到一點「遊客味」,有著最寫意的渡假氛圍。雖然前往當日因時間所限,不能在此一睹著名的夕陽餘暉,惟烈日當空下的強烈反差,在Jetty支架上同樣映照上別緻的圖案;縱無橙紅的色調、悅目的深藍色調,一樣叫我為之傾倒。 點擊圖片放大 Brighton就是一個很簡單的小鎮,沒有多餘的餐廳,就是純粹給人來此放空吧? 真的,這裡沒有很多餐廳,連酒店都沒有,要來的話,就要刻意前來了。雖然這個沙灘看似是無所事事,不如Glenelg般充滿緊湊的娛樂設施,只有令人欣羨的高級豪宅,但我相信這個相對較為「隱世」的沙灘,無所事事正是它的代表吧? 我有點後悔,那三個月覺得Adelaide的海邊都是千篇一律,沒有前來。四年前的是「生活」、四年後的是「旅行」,只能匆匆一遊,不能細味她的悠閒氣息。 其實,你若有時間,又有腳骨力的話,從Glenelg步行過來,一點也不遠。若從市區過來,可乘坐SEAFRD線火車至Brighton站,步行約五分鐘就到達海邊了。留意班次較疏,也可能會有快線只停首站與終站,出發前需先作計劃。 這裡的驚喜,也不及沿火車線延伸下去的另一景點。 【延伸閱讀】一生必嘗一回尼亞加拉「濕身」體驗 【延伸閱讀】外國的月亮特別圓? 【延伸閱讀】又買咩手信呀? 如欲看更多資訊及文章,請即Like【晞。觀影記事】及【有故事的旅人】專頁! 全新IG請Follow:#travelerwith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