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不說旅遊,說點感情事,好像很久沒有跟大家無病呻吟了。 今天才說《我的少女時代》,好像有點明日黃花之感。其實我已經看了很久,就是近期飯局上友人的一些獨特說法,又令我別有感想。 有看過的朋友(我相信要看的已看了)理應都會知道,這看似是個「少女」故事,可當你還在笑身旁的女伴哭成淚人時,最後廿分鐘,劇本一個轉調,竟連身為大男人的你都淚如雨下,甚至令女伴驚訝何以你還哭得比她狠。 女觀眾之觸動位,或許正因男主角徐太宇那種默默守候的深情、那種有情有義的性格,因而憶起了少女時代時身邊都曾有這麼一個徐太宇,當然,那不是正坐在她身邊的你。 男觀眾之觸動位,很簡單,就是我們都曾做過這些傻事。女觀眾不明白身旁的男觀眾有甚麼好哭,我不敢說每個男觀眾,但相信有90%的男觀眾都曾做過片中的事。我們曾取笑過某個林真心,把那個林真心當作是自己的知心好友。然後,有一天,我們發現「喜歡一個人,原來是不知不覺的」。 女觀眾會覺得,徐太宇是個超好男人,林真心所說的每句說話都記得。男觀眾的哭位,大抵是我們都曾做過同樣的事,記住過心愛的人每一句說話,哪管,她是林真心還是陶敏敏,若對方有幸亦喜歡你,這當然是個天大的喜訊,亦是一段感情最觸動的地方。可是,世間並沒有徐太宇和林真心那麼美好的結局,當你的林真心不喜歡你,而你竟然記住她說過的每句說話時,那便隨時嚇怕她了。 徐太宇的所作所為,大抵大部份男生成長時都經歷過,可是,最終呢,身邊跟你一起看這部電影的人,並非那個「林真心」,我們想起過往的點點滴滴,眼見著徐太宇的行為,想起當年的那個「林真心」,才是令我們所有感觸的地方。 說到底,若你喜歡一個人,自會能做出這種種事情(在網上看到有女觀眾表示:「天呀,世上真會有這種男人嗎?」其實,每個男人都是徐太宇,只看你受不受啦!),若兩情相悅,對方亦會有所感動;若非,簡單而言,你隨時變成一個「痴漢」。我們在電影中尋求著那份慰藉,有人願意這樣對我、有人願意這樣接受我。現實中,又有多少個這麼美麗的故事?假如,有一個你不喜歡的人像徐太宇般待你,你會感動嗎? 近日與友人A及友人B「飯局」。我推薦友人A看畢本片後,他亦看得淚流滿面,對我說:「若徐太宇沒有因某原因(我不劇透啦)離開,而林真心又不喜歡他的話,他繼續默默待她好,那豈不是變成「當兵」?」 友人A曾經「當兵」超過十年。 同行的友人B大笑:「其實我不覺得本片有何感動可言。我沒有「當過兵」,那個「她」我老早就追到手啦!」 我打住這個話題:「喂喂喂,怎麼竟會把這個故事聯想成「收兵」?」 不大喜歡這電影的友人B搶白:「他說得對呀,若林真心壓根兒沒有喜歡過徐太宇,他還胡裡胡塗作出這些事情,誤以為自己是個大情聖,然後十幾年後都等不到那個女人,這不是很諷刺嗎?假如林真心不喜歡徐太宇的話,她聽了那錄音帶還不嚇得雞飛狗走?」 電影的美好印象,馬上被他們盡數破壞。 不過,細想起來好像又有點道理。 如片中所言:「喜歡一個人,原來是不知不覺的。」旁人(全場觀眾)都知道徐太宇本就喜歡林真心,但局內人可能真不知道自己喜歡了對方,但對方當然亦知道了。如是者,我們繼續,甚至已習慣了為她擋風擋雨、準備筆記、一句「我沒有事」就馬上跑到她家跟前,若對方對你毫無好感而又沒拒絕你的話,我不敢妄言,你已經被她「收兵」,但長此下去,雖不中亦不遠矣。雖然,把這個美麗的故事說得那麼黑暗,好像有點悲觀,這個故事扭到現實來看,卻是很有可能發生的事。 這類電影好不好看,很大程度真要取決於你有沒有共鳴,有沒有曾經做過那些傻事。可能,你的共鳴,就真源於這個故事發展到的另一個方向,腦海中會想起當年放棄過,或已變了心的那個徐太宇;或會想起那個跟你喜歡過的「好兄弟」林真心,最終卻因此而成了陌路人。是否演變成「當兵」或「收兵」可能想得太遠,最少,我們共鳴的,都是屬於一份遺忘了的遺憾。追不到的、沒有接受過的。 散場後,你和另一半牽手上路,笑說對方的哭臉,大家都知道,那個令對方哭的影子,或不是自己。 友人B問:假如可以重頭來過,你還會像徐太宇般默默守候晴晴(不知道晴晴是誰可閱我專頁的小說)和友人C嗎? 晴晴的影子劃過腦海,我默然。相信友人C的影子也劃過了友人A的腦海,他也默然。 「妖,頂你咩?飲杯啦,講呢啲。」 「晞。觀影記事」Facebook Page:http://www.facebook.com/jackyheimovie 「有故事的旅人」Facebook Page:https://www.facebook.com/360.days.in.austra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