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is so hard to leave—until you leave. And then it is the easiest goddamned thing in the world.” 看似是一個愛情故事,其實愛情線極其單薄,甚至只不過是一條副線,讓一眾主角有一個「出走」的理由。 常言道,人生中總要有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但對香港人來說也難了,辭職去旅行這個概念,在社會、家人或朋友的眼中,甚至會覺得你是一個千古罪人,到最後,連你自己都開始質疑這個決定。 因此,我很喜歡電影中所帶出的題旨:做人別太墨守成規、別太介意別人怎樣看自己,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活在當下。或許,那些戲劇性的奇蹟未必會降臨在你身上,但這種信念、這種熱情還是需要的。起碼,這會讓你這個人不會活得像個悶蛋、營營役役地渡過悲哀的一生。 片中的一段Roadtrip經歷,雖然只有短短一天,卻成了一眾主角最難忘最無悔的旅程,甚至在旅程中有所長大。無論「出走」的目的是甚麼,也無論那個「目的」能否達成,只要你踏出了第一步,這個旅程中的經歷,總會有所得著、有所成長,怎也能為你留下一段美好回憶。最後,也別計較那個「目的」能否達成,無論你「出走目的」是所為何事。沒有這個「目的」,這段旅程也不會誕生,也不會塑造日後那個擁有無限可能的你。 無論你是否還有「青春」,人生說不上一定要有「說走就走的旅程」,卻應要偶有一點反叛的因子,不活在別人的影子下,才能發現到真我。 個人覺得,最愉快的旅遊模式,永遠是幾個人的Roadtrip自駕遊,想起自己人生中的幾次Roadtrip,也是如幾位主角般即興。只有基本計劃,便隨那些「趕不及的變化」行事,走到哪裡喜歡便停下來,晚上一起夜看星宿,友情就是這樣培養出來了。看到電影中的那個Roadtrip,又有點心動呢! 看著一眾主角從Orlando不顧一切任性「出走」,不禁想起那年我在Orlando實習期間,亦曾拋開一切「出走」才算,「病假」的事情之後再想吧!那年覺得自己很瘋狂很冒險,但若當年沒有作出這個決定,我也難得一段美麗的回憶了。 喜歡旅行或很想「出走」的你,推薦欣賞本片,總會有點得著或共鳴的。 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360.days.in.australia 小弟對本片感想的原文連結: http://goo.gl/z8kQTS 順道宣傳一下小弟的另一個電影Page: https://www.facebook.com/jackyhei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