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上了這一行後,每天轉換酒店是等閒的事。 我相信這是一個「行規」,幾乎大大小小酒店給予媒體贊助的酒店晚數,都不外乎是一至兩晚。每隔一兩晚便得轉換酒店一次的確很煩很累人,有時候甚至會出現「東一忽西一忽」的情況。若用香港做比較,可能今天你會住在天水圍嘉湖海逸酒店,明天卻要跑到市區的酒店,然後第三天又到大嶼山的愉景灣酒店。如是者,一來一回的行程幾乎已費了你大半天,還別談要跑景點、與不同機構「應酬」溝通。一個約大半個月的旅程,轉十數間酒店絕不出奇。 不過,酒店轉換還轉換,還是我蠻期待的環節。 對於一些較無聊的地方,像如今的新加坡、從前的峇里等等,在一個個特色不大,甚至令人帶點厭惡的天氣與環境下,哪管遇上最壞的環境、最差的食物,每晚跑到一個不同的酒店,都能給予一個全新的驚喜,便是每天的期待。 有時候,遇上了熱情好客的市場公關,更會給你upgrade至超尊貴體驗,能盡情參加酒店內的玩意、安排每間餐廳作試食、房間更是大得難以想像。 很多人常會覺得這一行很好玩,其實真的是「兩睇」,當你一天朝六晚二、一天要吃七間餐廳時,是正宗「食龍肉都冇味」、再美的風景也沒心情去拍。畢竟,你要調整心情,這非一次旅行。 於是,自然地,酒店便成了每天最期待的環節。踏進酒店房間一刻,淡黃的光線、調較好的輕音樂、軟綿綿的大床,通通都是一天的高潮。於我而言,有時轉換一下酒店環境也是好的,起碼讓每天都有所期待。曾經,我跟某家酒店品牌打了不俗的關係,旗下酒店那陣香味,更成了我在國外一種「家」的味道。 曾經當過酒店的我,深知這一切享受,背後肩負了多少人的壓力與勞力,每一次,我在享受的時候,也懂得珍惜,始終,我不知道這會否是最後一次。昔日當酒店的辛酸與痛苦,換轉在另一個角度來看,似乎又有另一層不同的體驗。有很多人當過服務業後,會很喜歡「玩野」,也覺得自己很懂得「玩野」,當上了旅遊記者卻到處大鬧酒店,我反覺得這是「影衰」的行為。坦言,自己曾做過Housekeeper,又做過Telephone operator,我要「玩」可以「玩」得更「專業」,但我反而是靜靜地享受別人為你付出的東西,而非得寸進尺。 這次入住了St Regis酒店那種超豪華的古典尊貴氣派,真讓我嚇了一跳,即使最小的房間,面積也是頗大,而且服務一流,成了我此行的一趟難忘體驗。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哪管我讀上幾年酒店管理、當過再多的酒店工作,似乎也不及住進這些酒店般能切身體驗服務背後的意義吧? 雖然我很喜歡背包旅行,這次行程也住過Backpacker,只是,沒有人不喜歡「嘆」。有好東西吃、有spa享受,何樂而不為?在酒店時應嘆則嘆、在Backpacker應體驗時體驗。 人生苦短,不同旅遊方式也有不同感受。可能有人嘗過超豪酒店體驗後不能回頭,但我仍是懷念背包深度遊的。 天天轉Backpacker與天天進酒店,其實也是旅程/出Trip的一大期待。期待遇上甚麼Roommate與期待得到甚麼Facility,感覺是一樣的。 攝於St. Regis Singapore, Singapore 個人旅遊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360.days.in.austra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