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跟三個PR見面,遇上了三位很好的HOSTING,變相基本上今天沒有做過甚麼。 當上旅遊記者這一行,差一點說,其中一項工作是「應酬」;好一點說,是在工事上交朋友的好機會。受人錢財替人消災,再不情願的「應酬飯」也得吃,更甚是往內地採訪,隨時連續三餐「九大簋」兼得瘋狂「隊酒」(非「曬命」,當你一天吃了十二間餐廳後還得對著PR笑笑口說「It tastes excellent」,連我都說服不了自己)。這工作令我學會了「吹水」,再多冷場也得盡量令話題不至尷尬。不過,我仍很怕遇上「老屎忽」PR,處處強勢迫得太緊,卻喜歡年紀相若的PR,每每十分鐘談工事、三十分鐘閒聊,更甚是投契得不願離開。 今天遇上的幾位PR,年紀相信隨時比我還小,甚至仍有一臉稚氣,會說公司壞話、會談餐廳背後「不能出街的秘密」、無需處處板著臉,幾分酒意後開始流露本性,會Shit會Asshole也會What the hell,更會Mother fucker。 恰好,幾位也是熱愛旅行的人,我們分享著彼此的故事、說著大家的夢,仿如我在真正的旅途上,遇到了不同旅人般。這一刻,我們忘了大家是工作上的關係,談笑得生,當上一會短暫的朋友。 大病初癒,今天卻一天飲了五杯「應酬酒」,其中一杯更得是噴火噴煙的烈酒。慶幸我遇上了這幾位平易近人的PR,場面沒有那麼尷尬,更因此而提昇了聊天的興致。最後一位PR,我們聊了十分鐘工事、三小時私事。酒吧吧桌上充滿了大家從心而發的笑聲,大家明知仍有工事,仍一次又一次說:I don't fucking care, let's keep talking! 太痛快了。 的確,有時候遇上那些「老屎忽」確真是一頓「應酬飯」,若遇上聊得來的PR,我會當這是一回旅行,他們都是我在旅途上認識的好朋友。 或許,當你一天要朝六晚二跑二十個景點時,花上三小時與PR交流實有點費時,只是,若遇上聊得來的人,我會覺得是個Bouns。我喜歡認識不同人,更喜歡大家背後的故事。 常覺得PR亦即「公共關係」,「工作」只是一部份,「關係」才是最重要。你再認真公式化地為我介紹眼前的鮑魚、黑松露、和牛、魚子醬,我也只能「交足戲」地談「WOW! It is excellent!」 一種親民的態度、近乎朋友之間的交談,能夠得到才是真正的「關係」,甚至,能夠聽到「真話」。 有朝一日發展不了(其實如今已走到樽頸位),這些年來所接觸到的一切,令我覺得,要轉行的話,我或會嘗試當PR。 今天看似沒有做甚麼事,卻是此行最滿足的一天。 攝於Clarke Quay, Singapore 個人旅遊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360.days.in.austra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