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經常很羨慕別人可以去一趟長旅行,我從來都說,錢不是一個問題,若覺得錢是一個問題的話,那麼可能你真只適合一世去豪華團,窮遊甚至「平遊」不難,只是你接受與否而已。反而,我覺得假期倒是一個問題,一個我們默默接受了的問題。 外國福利好、假期多、重視Work life balance,先前已談了很多回,我可沒想過,外國的僱主是怎樣看待他們的員工。「假期」的觀念,原來分別那麼大。 我們的討論,源於一次相遇。我在黑山遇上了一位香港女孩,她辭了工作後不知目標,輾轉來到黑山的Kotor,覺得很喜歡這裡,便在此住上了三個星期,她還不知道下一步要怎樣做,總之就先享受這個無目的假期好了。錢是自己賺的,身上的錢花光了也是自己的事,總好比在香港百無了賴。她曾自覺自己太任性,但來了這邊以後,也不覺得有甚麼問題,反正日子也是這樣子過。我笑說,在傳統香港人眼中,她絕對是不務正業、終日發旅遊夢的大不透女孩,當然,我欣賞她年紀輕輕的勇氣。 同行的加拿大女生聽在耳內,倒覺得我們很有趣,怎麼會有一個地方的人,放自己三個月的假期竟會像個天大的奇聞般?在她們眼中,這正常不過。 我告訴她,一般正常的「打工仔」,頂多只有十多天假期,她想一想,笑說,十多天能去得哪裡?在她們的地方中,一般一年都有四至五星期的假期,去讓她們有自己的時間。老板覺得,假期不致令員工態度散慢,可以放鬆心情。而且,即使他們辭職了,放自己幾個月假去旅行,根本無人會覺得CV空白了幾個月有問題,為甚麼香港人的CV不能「空白」幾個月?難道一生「工接工」,不讓自己休息一會兒,就是人生嗎?我聽著她激動的說話,我有點感動,局外人原來會為著我們的情況而抱不平。 她又問我,若我們的社會真的那麼壓迫,為甚麼我們不在求學時期出來跑跑?她們自high school起已經經常旅遊了。我無奈地說,讀書時期哪有時間?即使聖誕假也只有一星期,而那一星期也需要補課或考試,那根本不算是假期。 自澳洲起,我已知道,跟外國人說香港只有一星期聖誕節假,他們定必覺得匪夷所思,她亦一樣。她就此大驚地問,怎麼可能?那根本是你們的假期,學校沒有權利要你們回校補課,你們沒有想過上街示威遊行嗎? 我說,有些「好學」的同學,甚至會主動跑回學校跟老師補課。她說,似乎你們從小到大已經習慣服從權威,從沒想過這些事情有沒有問題,也難怪來到社會工作後默默承受著,漸漸地,社會觀念把之合理化了。在她們的國家中,哪有甚麼「補課」的觀念?下課鐘聲響起誰都不管你了。 我只能無奈地說,或許這是亞洲文化吧... 這些文化與福利上的差異,我老早已知道了,只是再一次聽到外國人口中說出這些觀點,我總覺得有點唏噓。我們面對著這些問題卻無力挽救,明知這是一個扭曲了的價值觀卻只能默默承受,更衍生出那些努力工作儲錢然後一世做樓奴的「勵志故事」... 隨後,我又認識了一位荷蘭女生,她辭職去旅遊,原因是她接受不了自己的福利太差。因為她的Annual leave只有一個月,而她的朋友都有個半月時,她便憤然辭職了。 之後,我又認識了一位澳洲女生,她老早希望能到歐洲Working Holiday,便跟老板提出這個要求。老板聽後竟然大喜,覺得她很懂事,終於肯踏出第一步,去看看這世界。老板很鼓勵她這個決定,便讓她Working Holiday一年,甚至兩年後,玩夠了,再回去工作也不遲。她的老板覺得,有見識、長大了,才是公司最好的資源。 外國人每每聽著我們這些故事,都會覺得匪夷所思;我聽著他們的故事,相信匪夷所思程度將更勝於他們。 雖然,我不是要大家去「練精學懶」,畢竟我們這些勤奮「轉數高」的工作特質,是西方人永遠都學不會的事情。只是,有些生活態度和堅持,也許我們亦不應被這個社會所磨蝕。 香港這個社會無疑是有夠悲哀,最悲哀是,有一大部份人,並不覺得自己悲哀,甚至引以為傲,那才是最悲哀的事情。 攝於St. John Fortress, Kotor @ Montenegro 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360.days.in.austra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