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大家對於關於冰壺的運動只有非常少的認知但其實冰壺在各個國家都是非常流行尢其在一些充滿雪的國家就更加流行首先講講冰壺的由來啦地板冰壺屬於冰壺的適應性項目,將要在冰面進行的限制,改為可在一般地面進行的活動,目的在於減少場地和天氣的限制,方便大眾參與,認識和了解冰壺運動。 不需要真冰場地設施,在平滑的地上,便可依照冰壺的基本規則,進行與冰壺計分和比賽相同的活動,不分年齡或身障人士均適合參與。因此世界冰壺協會 (World Curling Federation)和國際冰壺學院(International Curling Academy), 應用"Floor Curling"地板冰壺的優點,做為在欠缺真冰場地設施的地區,仍可讓大眾認識冰壺運動的推廣體驗活動。冰壺(Curling) 是一種西方寒冷地區的古老活動。隨着它於1998年成為冬季奧運會比賽項目後, 再加上每四年一屆的冬奥電視轉播,引起更多人的注意。在缺乏寒冷天氣或完善的冰壺場地設施的地區,亦掀起了推動地板冰壺(Floor Curling) 的熱潮。地板冰壺的本地發展地板冰壺是冰壺(Curling)運動的簡易版,亦有人稱為地壺球,是在普通平滑地板上進行的冰壺。*Floor Curling 本身並不是球類運動,器材亦不是球型,因此地壺球此說法並不能。自2014年開始,慈善團體 Just Education 一直支持在香港推廣地板冰壺 (Floor Curling)和冰壺(Curling)活動,協助組織有關發展和培訓工作。及後,更擴展到中國內地,台、泰、馬和歐洲等地。 我們所採用的地板冰壺,外形外觀,與英、加及歐亞各地使用的,沒有太大分別,均依照冰壺本身的形態來製定,惟我們至今仍不斷嘗試在其功能部件和用料方面尋求改善,以增加其滑行暢順度、可控度及抗撞擊能力。在規則玩法方面,我們亦因應地板冰壺的特性與在冰面滑行的壺,所産生的不同效果,將地板冰壺的投壺和此赛規則,稍為修訂使其更能發揮參加者的技術和策略,靈活好玩,但同時保持其作為介紹冰壺的適應性活動的特性。 因此我們一直沿用Floor Curling 這個各地同類型活動普遍使用的名稱和它的中文譯名- 地板冰壺,推動這種可以在旱地上玩的,與傳統冰壺(Curling) 極其相關的運動。 我們推動地板冰壺及冰壺所重視的傳統價值,宣揚體育精神,尊重對手,講求個人品格,團隊合作友誼互信,建立和諧共融社會的氛圍!地板冰壺場地2米 x 7.5米的地板冰壺地席,能夠在不同場地都能遊玩,分為三個區,投壺區,欄線,大本營。 如果想了解更多關係冰壺運動或其他運動可以點擊下面的網站 有更多更詳細的資訊提供及講解https://www.pnlnewsports.org/floor-cur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