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 是一個當今香港人熱門的話題,是一個令部份香港人難以取捨的抉擇。 無論你是草根階層、 中產階級或富戶;無論你是打工一族或僱主,移民這一念頭,都可能曾在你的腦海中 閃過,或甚至努力地做過資料搜集和諮詢。 作為母親的我,願將我個人的移民心路和歷程,與你們分享。- 早在一九九一年, 我與丈夫已開始考慮移民。當年有此考慮, 不是政治因素, 也沒有迫切需要, 純是出於羊群心理。我的丈夫是一個生意人, 其合作伙伴已做了舉家移民澳洲的決定。他獲成功批核後, 把移民顧問介紹給我們和另外兩名在工作上經常合作的朋友。就這樣, 我們邁出了移民的第一步: 親身到澳洲考察一下。 在出發前, 我們除了向移民顧問諮詢外, 還到澳洲領事館了解手續和索取資料。這些事前功夫, 在任何重大決定前都是必需的。當然, 親身到當地體會一下彼邦的環境和人民生活, 我認為是最好不過的了解步驟。 熱門的移民地點一向是美國、加拿大、英國、澳洲、和星加坡。 我們選擇了澳洲, 是因為澳洲天氣比較英美加溫和, 特別是冬天, 普遍地區都不會下雪; 而新加坡的天氣多悶熱潮濕; 再者, 我們有朋友明叔叔早在七十年代已移民悉尼, 可作我們的 「盲公竹」。有熟人在異地, 心理上始終會覺得穩妥和踏實一點吧。 一九九一年尾, 我們一行四個家庭, 浩浩蕩蕩地向悉尼出發。悉尼在澳洲東南岸, 是新南威爾士州的首府, 面積約一萬二千三百六十七平方米, 比香港大十倍; 人口約五百萬。在快降落悉尼時, 從飛機上已可俯瞰到地上排列著整齊的紅色小屋, 鱗次櫛比, 如一大排火柴盒藏於青蔥樹林之間, 在蔚藍的天空下是一個令人看得舒服的畫面。我們到訪的時候是澳洲的春夏季之間。當步出機場時, 陽光煦麗, 天氣和暖, 在微風輕拂之下, 頓有心曠神怡之感。故對悉尼的第一印象和感覺是不錯的。 「盲公竹」 明叔叔住在悉尼西南區的史卓菲區 Strathfield。史卓菲距離市中心約十二公里, 車程約二十分鐘。 其火車站位於主要鐵路線上, 是區域和郊區鐵路服務的接駁樞紐, 交通方便。明叔叔告訴我們: 史卓菲是一個純住宅區。 當年除了在火車站附近那些約十層高的公寓式住宅之外, 其餘大部分都是平房。 區內有很多面積大而質數好的房子, 而且還有數間知名的私立或津貼的男校和女校, 故是不少本地人鍾愛之區分。雖然不是香港人首選之地, 但民風淳樸, 是個好區。 我們被安排在明叔叔和他的朋友家裏暫住。對於住慣高樓大廈的香港人, 這些有前後花園和車房的平房, 是別墅, 是夢寐以求的生活居所。而且四周樹木茂盛, 環境寧靜, 氣候怡人, 跟在澳洲領事館內播放的宣傳影片一樣, 令人神往。這樣的居住環境和活動空間令我的兩歲女兒十分雀躍。 接著下來的數天, 除了到附近地區遊覽, 還到區內的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參觀和諮詢, 當然這一切參觀事宜是我在出發前已預先安排好。明叔叔還介紹了他的朋友們與我們認識, 好讓我們了解更多關於移民到當地後要面對的事情等等。我們四個家庭還組成 「睇樓團」 在區內的房屋觀看, 好作心理準備和預算。 (房屋和教育資料在後面篇幅。) 這次考察之旅算是不錯的第一步。一切看來頗是美好, 令人憧憬!#澳洲 #新南威爾斯州 #悉尼 #移民 #90年代 #選區 #史卓菲 #Strathf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