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金器。 本來不打算說這題目,因為一來不是金器專家,二來不是大富人家沒有成堆的金器可以分享,再加上,某程度上覺得這題目有點俗氣吧。 不過又覺得有些事情無謂比較,純粹happy share一下自己的經歷也是可以的。 分別就 (1) 婚禮前買金器、(2) 婚禮當天戴金器以及 (3) 婚後保存金器分享一下。 婚禮前買金器 戴金器(如龍鳳鈪及豬牌或花鏈)的主要是新娘,當然為了表示祝福,有些長輩也會送金鍊或金戒指等等給新郎的。 一般而言男女家會分別準備金器,而且事前不會「張揚」自己買了甚麼的。所以交換情報方面靠一對新人進行,例如知道男家準備了甚麼款式的鈪,女家去挑選時便選些款式不一樣的之類。 選金器是長輩比較熟悉的一個範疇(因為當年他們結婚時也有金器這項目!)。我家長輩一直有在某小型金行供金會,所以也就直接去那金行挑選。 小型行的好處是 – 可以帶着我的小狗一起去。 於我而言,金器代表的祝福比其金錢價值更重要。所以就在可負擔的範圍內「睇餸食飯」。 這兩款比較粗身,一款啞身一款光身。光身的比較更有舊日的感覺。 另外試這兩款,一款是立體的。umum 實在不太駕馭到立體的。這款簡直像舊式龍鳳大禮堂的backdrop,傳統味很濃。 再拼在一起比較一下~ 題外話一句,戴有字的龍鳳鈪時,那喜字我覺得應是向着手婉而不是向着自己。好像比較順眼。 婚禮當天戴金器 婚禮當天我穿戴的金器包括龍鳳鈪、金豬牌及金戒指。 父母和老爺奶奶送的金器我們是事前知道有甚麼~ 另外女家長輩送的龍鳳鈪也是在我婚禮前已交了給我。 有趣小知識,我爸說女家送的金器是應該事前送給新娘而不是當天才送,因為是作為「嫁妝」」。我沒有深究真偽,但聽落有些道理,而長輩也確實是這樣做的。 而其他男家長輩則是當天敬茶時才送金器。 這裡要大讚一下我的姊妹,當日幫我keep金器及利是非常有條理。為方便起見,我把婚禮前已收到的金器拍了照片給專責姊妹參考。而在當日,她趁着註冊後迎賓前的空檔,跟着座位表把所有長輩的人名都寫在label紙上,然後敬茶時收到的金器利是,她在一旁幫忙接過後便可直接把label貼在金器盒或利是上,非常準確及可慳時間。 另外還有幾點注意事項可以分享 : - 可事先練習一下龍鳳鈪/花鍊/豬牌的扣怎樣開關 - 有些金鈪比較軟身,太大力會捏得變型 - 金鈪的開關位可貼透明膠紙確保不會鬆脫 - 事先安排姊妹專責看管金器會比較好。不能盡信酒樓酒店的保險箱,嗯,大家懂的 最後,金器對婚禮的意義其實是傳統性質比較多。除了婚禮,可能沒甚麼其他機會一次過把這麼多金飾戴在身上,也是挺有趣的經驗。 婚後保存金器 婚禮後金器要溶定要keep,這個很因人而異。因為金器要保存在金飾盒裡,其實佔的空間不少,如果要keep 的話,要找個安全地方好好保管以免日後產生甚麼拗撬。 至於溶金,一般而言回去購買該金器的店舖價格會比較理想。不過如果沒有急切用錢需要,也暫時沒有更好的投資物的話,不太建議婚後急於去溶金。始絡金器是長輩的心意及祝福,而且本身也是保值之物啊~ 以上是關於婚禮金器的分享。謝謝閱讀~ ==== 喜歡小妹分享的請留個腳印支持一下吧。 ==== 有興趣看小妹其他分享的也請支持一下我的 ig account : yaukeeyk 莎莉看世界~ 有Sally同Brown既新婚日常點滴~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