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7日 秋風起,宜人的行山季又開始了。 繼續參與康文署的$40行山活動,今日行B7路線 -- 深淺兩塘皆宜趣。 是日領隊很細心,準備了詳細路線圖,並附上預定時間以及哪裡有洗手間等,十分清晰,也讓參加者心裡有預算。 第一段黃泥涌樹木研習徑是從前走過的,只是今次走不同方向,非常簡單的路段。 在黃泥涌水塘公園小休了一下。這個公園好舒服,底層是已於去年停辦的小食亭,第二層是觀景台,第三層是洗手間。 點擊圖片放大 +2 這個公園原來是大有來頭的,「是香港繼薄扶林水塘及大潭水塘後興建的第三座水塘。選址於黃泥涌峽附近,在1899年興建,作為大潭水塘外的輔助水源,儲水量為2700萬加侖,水壩高50呎(18.3米),長270呎(82.3 米),設有水掣房及導流壩。」 相比起香港現時其他水塘,其規模真的很小,所以在六十年代末,隨着其他大型水塘相繼落成,其對香港供水的重要性在大為下降。黃泥涌水塘在1986年關閉,改為香港首個划艇公園,向市民開放,提供遊人水上單車及小艇的租用服務,相信曾經是不少有錢人拍拖勝地吧。 這壩及遠處的水掣房都是法定古蹟~ 接着開始第二段走紫羅蘭山徑,開段真的十分沉悶,走得我幾乎想睡着了。直到開始轉到較開揚的路徑,感覺開朗很多。這條路一直繞着山徑走,不需要攀高,很輕鬆的。 點擊圖片放大 大休過後開始走最後一段,終點是大潭水塘。這段有山有水,算是風景宜人的一段。 點擊圖片放大 +7 港島區的山徑與其他區確實是不同的風景,沒有太崎嶇複雜,卻多了濃厚的殖民地色彩,值得多走走。 *********************** U blog: 尤記。猶記 Blogspot: 尤記。猶記 IG: yaukeeyk FACEBOOK: 屋邨妹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