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4日 | 家族辦公室/獨立資產管理人 瑞士盈豐銀行(EFG)在香港成立了新的獨立資產管理人專門團隊,並由兩位前瑞銀(UBS)的專家掌管。作為一家私人銀行,盈豐銀行具有清晰方向,有意在不斷增長的大中華中介人業務市場參與直接競爭。 (Kitty Chou 是北亞地區獨立資產管理人部門主管,負責帶領該團隊,Kenneth Chan 是副主管,向Chou匯報。二人都是來自瑞銀,當時Chou是環球財務中介人市場香港樞紐的主管,而Chan則是環球財務中介人市場業務發展主管。 團隊成員還有Karen Ho、Amanda Fong及Alice Chan,她們將會向Kenneth Chan匯報。同时,團隊將與Kelvin Tan合作,Kelvin Tan是一位資深的銀行家及香港的團隊主管,並直接向Chou匯報,而Chou則向盈行的香港私人銀行主管Richard Straus匯報。) 該等人事任命安排是在盈豐銀行EFG去年公佈2019至2022年策略規劃後作出,有關的安排顯示獨立資產管理人業務是盈豐銀行在全球(包括亞洲)的首要業務,並以管理資產介乎3億至5億瑞士法郎的客戶為目標。然而,盈豐銀行亦渴望與新的獨立資產管理人合作,協助其建立及發展業務,務求建立長遠的夥伴關係。 盈豐銀行EFG基於收購BSI–已在新加坡經營全功能中介人服務,並由該行的新加坡分行獨立資產管理人主管Gino Ragazzini管理–故此對區內的獨立資產管理人範疇絕不陌生。 發掘新的中國財富 然而,增設專注大中華區的團隊為盈豐銀行EFG打開了擴展中國高淨值人士業務的大門,該等人士當中許多與香港的獨立公司擁有長遠及重大的關係。 (盈行亞太區副主管Angela Bow指,這對「較新的財富」而言尤其千真萬確,有關的人士往往信任個人多於機構,她向Asian Private Banker表示,許多獨立資產管理人的客戶都選擇不直接與私人銀行往來。 Bow指︰「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認為與獨立資產管理人合作是有效地發掘新財富與較低調的客戶的重要原因。」 另一個原因是發掘某一群投資者的機會,因為一些投資者已厭倦了私人銀行的銷售,改為與獨立的機構往來。) Bow續指︰「私人銀行是建立在信任與透明度上的,但現實是許多我們的競爭對手作為受託顧問的能力已經下降。」 「許多公司每月提供新的概念或產品,但這是一個零碎的方法,對整體的財富管理沒有多大幫助。」 具競爭力的定價、最佳的執行 因此,盈豐銀行非常偏重於其開放的架構方針 – Bow指,這是許多人知易行難的事情。 Bow說︰「在這個講求透明度的年代,實現而非空談開放的架構是關鍵所在。基於這個原因,盈豐銀行能「出外」尋找最佳的定價、最佳的執行,以及對客戶最好的方案」,她強調盈豐銀行具有主動管理證明書(actively managed certificate)及私人訂製基金(private label fund)方面的能力–亞洲獨立資產管理人喜愛的投資工具。 有關的賣點對盈豐銀行在中介人範疇方面的進展非常重要。業內公司數目與所管理資產的佔比正在擴大,同時盈豐銀行是正在進入一個競爭劇烈,且業界不斷投放資源於數碼服務及產品配套的市場。 然而,北亞地區獨立資產管理人部門主管Chou表示,較少機構以由前到後的方式建立獨立資產管理人業務,而多家機構採取零散的方式,在服務獨立資產管理人及與其一同成長方面欠缺成效。 「專家對專家」的支援 Chou向Asian Private Banker指︰「我們所實行的是專家對專家的支援模式,由客戶服務主任負責環球的關係,並由顧問作支援,此舉不但可確保效率及創造力,還可以令客戶與我們往來時更為安心」。 「我們的獨立資產管理人夥伴不會與一個個人互動,而是與專家團隊互動,且我們已確保所提供的獨立資產管理人服務在每個方面都旨在使夥伴的業務更為暢順」。 事實上,盈豐銀行今日表示該行已重組亞洲的獨立資產管理人架構,從而「提高效率及規模」,並任命在新加坡的Chung Lay Ang為業務經理,負責簡化及提升所提供的產品,並向副行政總裁及盈豐銀行新加坡分行私人銀行主管Oliver Balmelli以及獨立資產管理人業務的地區主管匯報。 Bow補充指︰「盈豐銀行透過聘用策略團隊,致力拓展亞洲業務」。 與此同時,盈豐銀行正在準備在亞洲推出多重託管平台IAMconnect。Bow表示,有關的方案與Expersoft Systems subsidiary AM-One一併開發,於去年底在歐洲推出,「非常成功」,且盈豐銀行已投放資源,使有關的平台符合亞洲獨立資產管理人業務的監管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