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塔,彌勒菩薩諸天寶塔,般若殿及天壇大佛舊山門。 打開個Goolge Map。我發現在一處小路在昂平奇趣徑,從這個小路走進密林。可以找到一個高台。找到華嚴塔。華嚴塔乃紀念筏可和尚當年講解華嚴經而興建,塔身以磚石構築,高三層,呈六角形,每層均有飛簷翼起,橫匾上刻『光明徧照』,塔外有圍欄拱護,上有楹聯一副:『百重雲水周行處,平地高山先照時。』字跡差點湮沒於苔痕之中。現時塔內並不開放供遊人參觀,致令附近環境顯得有點蕭索,與昂坪其他喧鬧的地方相比,似有格格不入之感。點擊圖片放大 +5 在昂平奇趣徑,找到一座公廁。在公廁右手邊,有一條登山石階。順序我的Google Map地圖,可以找到兩個昂平配水庫。要沿着我繪出的路線。可以找到一座精舍。從精舍右手邊的小路。去到分叉路,右手是般若殿,左手是彌勒菩薩諸天寶塔。 般若殿位於大嶼山昂平山峰之巔,坐北向南,正朝天壇大佛。靜室於1998年底經寶蓮禪寺斥資內外翻新,更見整潔清幽。門聯:“普度群生離苦海,拔除煩惱出三途”。殿中供有大鐘一口,鐘聲響徹昂平,故般若殿亦有“鐘樓”之稱。般若殿在了見法師往生後,交由其在家弟子三姑打理,現已移交寶蓮禪寺管理。靜室位處偏僻,出入雖多不便,卻無疑是出家僧侶一個修行念佛的好地方。點擊圖片放大 +3 大嶼山昂平的佛塔有不同功能,其中一座位於彌勒山上的「彌勒菩薩諸天寶塔」算是較為新的佛塔。加上其六面亦書寫了不同文字及不同咒,於上層清晰的標示為「蓮師心咒」、「六道金剛咒」、「彌勒菩薩咒」,而正面則刻上「彌勒菩薩諸天寶塔內藏經律論」。在佛教經典中有三藏,即為「經」「律」「輪」三藏。「經藏」為滙集佛在世時所說過的話,為教義最基本;「律藏」是佛教的規則,使教徒有所依據;「論藏」是解釋「經」及「論」的由歷代祖先所傳的經典。由此可知,刻於塔上的「經律輪」便是儲藏了佛教眾多經典。除了「彌勒菩薩諸天寶塔」,昂平及木魚山上也分布了部分可以到達的佛塔及佛教中的先師墓地,可以往後分享。前幾天去過。拍下照片。是一九三八年。三字在第一劃之下有一缺角。是我當天不小心破壞。真的對不起這座寶塔。真得對不起彌勒菩薩。點擊圖片放大 從巴士站,出去昂平路。找到污水處理廠。對面會找到一個燈柱,燈柱右手邊有一處登入密林的小路。向右行沿着引水道,找到舊山門。舊山門橫跨在從大澳登昂坪的必經之路上,後來建了新路,舊山門便被廢棄,現已被樹包圍,兩旁雜草叢生。面向大澳的一面橫額是海天一境,另一面是風平浪靜。橫額和門聯都是出自笩可法師的手筆,仍然清晰可見,現今兩對門聯刻在寶蓮寺門外大佛下的牌坊上。點擊圖片放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