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永憲的首個畫廊舉辦的個人展覽《金剛山:電子鄉愁》正於Soluna Fine Art舉行 韓國當代藝術家金永憲 (Kim Young Hun)充滿藝文氣色的上環一帶潛藏大大小小的藝術空間,在西街的小斜路上就有一間相當精緻而簡約的畫廊Soluna Fine Art,以推廣亞洲當代藝術為基礎,定期舉辦展覽之餘,提供藝術諮詢服務以及戰後和當代藝術家的作品,由居港的韓國女主理人為香港帶來一場又一場的南韓文化旅程。這個初夏,金永憲的首個畫廊舉辦的個人展覽《金剛山:電子鄉愁》於Soluna Fine Art舉行,展示系列中八幅色彩鮮豔,靈感來自韓國山水和數碼屏幕干擾的油畫。金氏遊走紐約與首爾兩地工作,其作品得到不同的公共藝術機構與私人收藏賞識,包括紐約的美國銀行、倫敦的The Arts Club與數個國際博物館,亦曾於香港的Art Central展出,其獨特的畫風揉合韓國傳統的繪畫技術備受國際認同。 位於上環的藝術畫廊Soluna Fine Art。 金永憲的個人展覽《金剛山:電子鄉愁》,正於Soluna Fine Art展出。展覽正值Covid-19疫情蔓延全球的時期,身處首爾的金永憲與Soluna隔空舉行了這場藝術展覽,對於大時代下的電子鄉愁,金氏與我分享了他的創作歷程與及對疫情的想法。你的創作靈感源自哪裡?經歷了從類比年代到數位年代的變遷,我熱衷於觀察和解構0與1之間的未知空間。對於我來說,這種不能以語言理解的狀態能夠激起自創作有擾亂和欣快感覺的原畫。可以分享更多有關「金剛山」的展覽概念嗎?鄉愁伴隨著的是時光荏苒-無可避免稍縱即逝的現實。展覽之所以命名為「金剛山(可理解為鑽石山)」,源自於系列中其一以韓國金剛山為靈感的畫作p1929-Electronic Nostalgia。在韓國人的理解中,這座山被視為禁忌之地,因她象徵著失去的時間、統一、家庭與烏托邦;而「金剛經」則如我對藝術的一種心態。展覽名為「金剛山」並非指這座山的實際存在,而是摹繪人類無法高攀金剛山的想法。系列中你最喜歡的作品是……我花最多的時間於p1929-Electronic Nostaglgia_Diamond Mountain的創作,成為了是次展覽的焦點作品,我認為這幅畫作能夠帶出整個展覽主題的中心思想。 電子鄉愁系列作品p1929-Electronic Nostaglgia_Diamond Mountain成為了展覽焦點作品。你期望這次展覽能引起怎樣的回響?我期望是次展覽能鼓動各種不一樣的回響與體會。首先,我希望觀眾對繪畫的本質有更深入的欣賞,並且更了解展覽的主題。同時,我亦希望我在香港的首次亮相,能為香港藝術群體帶來新的視點與想像空間。適逢疫情之間,時代與是次展覽主題有著前所未有的關聯性,當全球數以百萬計的人逼於無奈地需依靠網絡生活與工作時,你如何作想?早於十年前,我展開了描繪常態規範轉變的創作系列,社會變得愈來愈虛擬化及依賴網絡。這種新常態是一種現象,人類的生活和價值觀圍繞虛擬現實而旋轉。然而,在當前事件的影響下,社會受網絡驅動並非巧合之事。在充滿焦慮與不確的環境下,變化的步伐只會成倍增長。 電子鄉愁系列作品p1815-Electronic Nostalgia。你創作電子鄉愁系列已超過十年之久,你所緬懷的是什麼?這是關於投入一個虛擬空間之中,感受緬懷情緒的體驗。以我的個人經驗為例,在角色扮演遊戲的虛擬空間中,我以虛構化身穿梭埃格洛菲安山脈,擁有不一樣的遊歷經驗;又或在另一個電子遊戲RuneScape中,我錯過了遇見虛構兒子的機會。這些令人緬懷的時刻令我意識到,我們的經驗與情感正在不斷發生變化,社會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也在不斷蛻變當中。你第一次為藝術所動容是哪一個時刻?在13歲的時候我時常獨自出外釣魚。我可以幾天只閒著等待抓一條魚,而從中也會觀察海浪的形態。每到傍晚時分,天空和星星會被反射到海浪之上,日復日的觀察之下,波浪的型態在我腦海中變得愈更完整,完好無缺。儘管這未能夠稱得上為藝術,但這是我對抽象的第一印象與感覺。我相信意會到這種感覺比起畫畫更耗時。時隔30多年,當我還在倫敦切爾西藝術學院研讀我碩士學位時,我曾參觀泰特現代美術館欣賞Francis Bacon當時的展覽。那次展覽讓我眼界大開,也令我對Bacon的畫作產生了敬畏之情。當我回到工作室後,思緒讓我無法專心工作,更花了好幾天時間反思他的展覽。學習他的作品令當時的我明白,我的志向太稚嫩亦無法實現。然而,這份潛藏內在的窘况成就了今天的我,作為藝術家,發展出獨有的藝術語言和作品是我對成功的定義。 金永憲的個人展覽《金剛山:電子鄉愁》,正於Soluna Fine Art展出。舉出一位你最敬佩的藝術家。Francis Bacon。你最喜歡的藝術作品是什麼?我十分鍾愛Francis Bacon於1960年代後的作品,亦很享受Gerhard Richter後期的抽象畫作。哪些藝術家、事件或藝術品對你早期的職業生涯別具影響?1990年代從大學畢業後,我曾從事裝置藝術,並從Joseph Boyce、Francis Bacon和Damien Hurst等藝術家中獲取靈感。時至今日我仍十分欣賞他們的作品,但由於我近年的作品都偏向抽象,因此我亦轉向Cy Twombly、Gerhard Richter、Lucio Fontana和Yun Hyung-geun等藝術家學習。我也不時欣賞當代藝術新星的作品,了解現今趨勢和動態,以保持與時俱進。 電子鄉愁系列作品p1939-Electronic Nostalgia。你平常的日子是怎樣?你會分配既定的時間於藝術工作上嗎?與一般的上班族無異,我嘗試保持朝九晚六的工作規律。每日到工作室進行創作,閒時也喜歡聽歌、散步及思考以填滿自己。你的工作規律如何?每當我在工作室裡,我總是嘗試進行新的「實驗」。但當我陷入低迷時,我總是挑戰自己,在工作中做出更大膽,更外向的嘗試。 當然許多嘗試都還未成功,但我將這些時刻當作學習的經驗。 一言曰之,藝術就是關於反複試驗與失敗。接下來你將會做什麼? 可分享你現正進行中的工作嗎?展望將來,我希望繪畫出更多作品,並將重點放在描述式和史詩式的主題上。史詩敘事類型的油畫正在逐漸消失,我希望我的下一油畫系列可反映出生活中發生的故事與想法。 金永憲的首個畫廊舉辦的個人展覽《金剛山:電子鄉愁》日期:即日至6月6日 地點:Soluna Fine Art(上環西街5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