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很多香港人關心的問題。網上購物在疫情期間成為了一種流行的消費模式,讓人們可以在家中安全地購買所需的商品和服務。但是,當疫情逐漸受控,社會恢復正常,人們是否還會繼續使用網上購物呢?開網店的商家是否還有市場呢?根據一項由香港電訊商會和香港中文大學進行的調查,2022年香港的網上購物市場規模達到了1,120億港元,較2019年增長了37.5%。調查顯示,有85%的受訪者表示在2022年使用過網上購物,而其中有62%的受訪者表示在未來一年內會增加或保持現有的網上購物頻率。這些數據表明,網上購物已經成為了香港消費者的一種常態化和長期化的選擇,而不僅僅是一種臨時的應對措施。那麼,什麼因素促使香港人選擇網上購物呢?根據另一項由香港貿易發展局進行的調查,2022年香港人使用網上購物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便快捷:有84%的受訪者表示網上購物可以節省時間和精力,不用排隊等候,也不用受到店鋪開閉時間的限制。價格優惠:有77%的受訪者表示網上購物可以比較不同平台和供應商的價格,找到更便宜或更合適的商品和服務。產品多樣化:有74%的受訪者表示網上購物可以提供更多的選擇和種類,包括一些在實體店鋪難以找到或缺貨的商品。安全衛生:有66%的受訪者表示網上購物可以避免與他人接觸或前往人多擁擠的地方,降低感染風險。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網上購物不僅能夠滿足香港人在疫情期間對安全衛生的需求,也能夠提供更多的便利性、優惠性和多樣性。這些都是香港人在消費時重視的因素,也是開網店做生意的優勢所在。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後疫情時代,開網店做生意仍然是一個可行和有前景的選擇。只要能夠把握好市場需求和消費趨勢,提供優質和創新的商品和服務,就能夠吸引和留住更多的網上購物用戶,創造更多的商機和收益。資料來源[香港電訊商會及香港中文大學聯合發表「香港網上購物市場調查2022」] [香港貿易發展局發表「香港網上購物市場調查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