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樓價居高不下,薪金本已追不上物價升幅,加上逃犯條例修訂引發龐大政治風波,經濟環境轉差、市民安全飽受威脅,令不少人再度萌生移民的念頭。過去美加與澳洲為港人移居海外三甲之選,惟三地技術移民及投資移民門檻頗高,令不少香港人卻步,繼而轉投台灣、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等鄰近國家或地區之懷抱。 【台灣環島遊】出發海外單車遊買旅遊保險有咩要注意? 台灣生活文化貼近香港 四大途徑申請入籍逐個睇! 「寶島」台灣物價較低,生活文化亦跟香港類近,故除了是港人熱門旅遊勝地,近年亦吸引不少人移民當地。根據台灣移民局統計,近四年都有過千人移民台灣,而截至七月為止,2019年移居台灣港人數目已多達1935人。若大家有興趣移民當地,可考慮循投資移民、創業移民、技術移民及升學移民這四大途徑申請,詳情可參考中華民國內政部移民署網頁。 【莘莘學子】海外留學保險 送你三大投保錦囊! 移民初期或未享醫療福利 或現健康保障真空期! 申請人最快一年就可正式入籍台灣。但移民畢竟是人生大事,決不能草率決定。除了生活質素、文化差異及政治氣氛等,還要考慮當地政府能否提供足夠健康與醫療保障。事實上,在正式取得中華民國護照前,移民人士短期內未必能即時享有台灣人的「全民健保」公營醫療服務及社會福利。那麼本身已在香港購置的保險又是否適用? 立即比較 一般而言,人壽保險、意外保險或危疾保險多數涵蓋「環球保障」,不受地域限制,意思即在任何地方發生受保事件也可獲賠償。不過醫療保險卻完全不同,皆因香港的醫保產品是因應本地私家醫院市場設計,即使保障範圍覆蓋全球,諸如病房級別、手術費及住院雜費等分項定義及賠償限額也可有很大差別,故未必能於移居地完全發揮作用。 【醫保擂台】傳統醫保VS自願醫保,已買轉唔轉會好? 保險公司有權重新核保 留意保單是否涵蓋移居地 再者,坊間部分醫保產品,例如保柏自願醫保計劃、安達自願醫保計劃及安聯醫療保障等保單條款均列明,保險公司續保時有權因應受保人居住地改變而重新核保。故未於當地購買新的醫療保險前,或令新移民人士處於保障真空期。 若想全數支付海外私家病房的手術及住院開支,或需考慮價錢較高、但覆蓋範圍愈廣的高端醫保產品,受保人可因應移居地選擇受保障地區。 【民意調查】幫家人同自己買醫保 主要諗啲咩? 總括來說,無論你選擇移民去哪兒,緊記因應自身需要、保險產品的保障範圍、以及移居地的醫療開支預算,作出最精明的投保決定! 立即比較 *本文章內容只供參考,imSure對任何人因使用或誤用任何信息或內容,或對其依賴而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