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旅遊限制多多,無法回港回亞洲,好彩還可以坐火車周圍去,這次旅遊很有意義,而且嚐到了很多美食,特此打開已封塵的 BLOG 紀錄一下!Rotterdam, HollandRotterdam 的唐人街好出名,有正宗茶樓是意料之內,但沒想到會在太湖居的點心紙上找到蛋黃千層糕!小時候飲茶常吃千層糕,近年在香港卻已遍尋不獲,聽說是因為工序太複雜,很多茶樓都不再做這點心。熱辣辣的蛋黃千層糕非常好吃,乍看千層糕跟奶皇包都是差不多的材料,味道應該也就很奶皇包吧。當咬到這千層糕底部時,竟然吃到口感仍爽爽的糖冬瓜!有點難以置信,上網一查才知千層糕正宗食譜除了鹹蛋黃外,還會加糖冬瓜和冰肉提昇口感。難得遇上,在 Rotterdam 最後一夜再外賣一客回酒店品嚐,不知下次再吃到如此好味的千層糕是何時何地了。 太湖居https://goo.gl/maps/pFJntw5GPBjbjMuB8Rotterdam 必去景點首位我會投票給熟食市場 Markthal,主要是很喜歡那超高的樓底加上畫滿蔬果美食的天花板!這裡食物種類很多,也不乏噱頭食物(如吃了嘴巴會噴煙的乾冰水果,看到很多年青人都有買來打卡),但感覺上質素都一般,我們試了三家,就只一家有「好彩吃到了」的感覺 ╴就是即製的 Stroopwafel 荷蘭楓糖煎餅!幾年前在 KLM 航班上第一次吃到 Stroopwafel,嗜甜的我也覺得一次不能吃太多塊,而這次嚐到即製的 Stroopwafel 卻令我對這荷蘭三大食品*之一改觀了。煎餅爐上倒入粉漿,夾出一塊薄薄的煎餅,再小心地把煎餅切成更薄的兩片,在中間平均地塗好糖漿就完成,吃的時候還是熱,反而減低了甜膩感,煎餅也不會太硬,比預先做好的那種手信煎餅好吃太多,心中默默決定不會再浪費甜食 quota 吃手信煎餅了。 Goudstroop home of the original stroopwafels @ Markthalhttps://goo.gl/maps/SjAPxG61x1hzzGPg6*我心目中的荷蘭三大食品:Gouda芝士、Stroopwafel、生吃的Herring魚!Netflix 節目 Rotten 有一集揭露了朱古力產業背後很多很嚴重的剝削,其中提到荷蘭一家小公司希望改變這種不公平的情形,專門生產和銷售符合公平貿易條件的巧克力,直接向加納和象牙海岸農民購買可可豆,以避免僱用奴隸和童工,就是 Tony's Chocolonely!嘗試在德國超市找尋 Tony 的身影,都沒找到;卻在荷蘭連鎖超市 Albert Heijn 碰上了。貨架上味道很多,然而最近不可攝取太多咖啡因,就買一排 Dark Chocolate 支持一下吧! Tony's Chocolonely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D%B1%E5%B0%BC%E7%9A%84%E5%AF%82%E5%AF%9E%E5%B7%A7%E5%85%8B%E5%8A%9B在歐洲很容易誤進偽日本餐廳,一點點經驗之談:避免沒有日文的餐牌,看看店內裝飾和侍應的樣子,也可以聽聽餐廳在播甚麼歌等等。在 Rotterdam 這家評價不錯的檜拉麵,拉麵來自札幌直送西山製麵所,咬勁十足,黑蒜豚骨湯和沾麵的魚湯也很像樣,起碼不是出前一丁味粉的味道 XD 檜 Hinoki Noodle Souphttps://goo.gl/maps/khFzMFeJvDvSMHsb8Delft, Holland在距離 Rotterdam 15 分鐘火車車程的小鎮 Delft 只逗留了大半天,參觀 Royal Delft 陶瓷工廠前到了評分很高的 Stads-Koffyhuis(跟德文超像 ╴Stadt Kaffeehaus...即 City Coffee House)午餐。這裡的招牌菜是各種大大份特色三文治,而我就抱著冒險心態點了有蘑菇、芝士、火腿的荷蘭鹹味 Pancake。上菜時才知道荷蘭料理中的 Pancake 看上去就像 Pizza,餅底卻像法式 crêpe 又軟又香,更要像美式 Pancake 配上楓糖漿吃。聽上去有點三不像,卻很對我的口味!一人吃完整份毫無難道! Stads-Koffyhuishttps://g.page/stadskoffyhuis?shareThe Hague, Holland荷比德(在街邊一個華人宗會招牌上學到的稱呼)地區有很多薯條專門店,在網上找到海牙這家由米芝蓮三星廚師創立的薯條專門店,剛看完木村的 Grand Maison Tokyo 的我覺得三星廚師並不簡單 XD,決定要慕名來嚐嚐!店面小小,由一個員工兼任下單收錢烤薯條,門口放了印刷精美的小冊子,我們就在等薯條的時間了解這薯條的特別之處:The best frites start with the best potato,三星廚師 Sergio 用了十幾個月試薯仔,終於選了他認為最好食的、在荷蘭 Zeeland 種植的薯仔;而為薯條調味的鹽一樣重要,專門店用上也是來自 Zeeland 的 Samphire Salt(取自茴香屬植物海蓬子上的鹽)。我們不是薯條專家,但這薯條真的做到外脆內軟,即使不沾醬也很好吃,有薯仔的香味,鹹味也是剛剛好!(至於沾醬,Samurai 味幾好!)(三星主廚的薯條,價格如何?最便宜的選擇是5歐一份包兩款醬,不算貴,絕對值得一試) Frites Atelier | Den Haaghttps://goo.gl/maps/6vX4XgMJbKZbVsz17Düsseldorf, Germany在 Düsseldorf 的兩天半直接住在日本街 Immermannstraße 的酒店,方便嚐盡附近的日韓台美食!出發前做功課知道日本街上有串亭,心想 Munich 都有,不要浪費 Quota。到埗的中午還是看了一下串亭的 Lunch Menu,有鰻魚飯!原來七月底、八月初是日本吃鰻魚的節日「土用の丑の日」!在德國不容易吃到鰻魚料理,難得遇上期間限定,老公當然不會錯過,我就點了很有營養的燒鯖魚套餐。前菜、味噌湯都很好味,燒鯖魚配 Wasabi 飯素,鰻魚飯配山椒粉,十分地道! 第二天的午餐也離不開串亭,除了好味,也因為 Lunch Menu 價錢真的很優惠,差不多是晚餐的半價!我繼續吃燒鯖魚,老公就點了壽司定食,魚生很新鮮,連討厭三文魚籽的他也說這件一點也不腥! 串亭 Kushi-Teihttps://goo.gl/maps/4g1unaDpZ29fdXSTA路過這不起眼的餐廳,因為喜歡蕎麥麵,就往內偷看了一眼:很多日本人,還有一桌八個上班族正在吃得慶起,所以隔天晚上就來了。熱辣辣的傍晚,點了凍豆腐、納豆山藥蕎麥冷麵和夏日限定的みょうが薑蕎麥冷麵。店售的蕎麥麵都是用店內石磨碾磨的歐洲蕎麥做,口感跟以前吃過的很不一樣,很有嚼勁,值得一試! そば庵https://goo.gl/maps/ceTsfHkpekPbRHYw6日本街附近也很多韓國餐廳,從中選了這家偏傳統的,平日也是坐無虛席。餐牌上選擇很多,毫不猶豫先點了韓式紫菜卷 Kimbap,加一個牛肉粉絲湯,打算吃到一半再叫第二個主菜。首先上桌的卻是六碟前菜(免費的!),Kimbap 又很飽肚,而味道香濃的牛肉粉絲湯原來也配上一碗飯,把所有通通吃光,兩人撐著肚皮、心滿意足地離開,心中慶幸沒有多點一個主菜! Restaurant Korea Haushttps://g.page/restaurant-korea-haus-diseldorfa?shareKatherine 介紹的這家台灣餐廳選擇非常多,飯、麵、小吃應有盡有,沒想到連果醋也有。點了滷豆腐、煎餃、雞排、牛肉麵、滷肉飯等等,當中最令人回味是灑上了梅子粉的雞排。餐牌上還有很多想吃的東西(甜品有鳳梨酥!很搞笑吧),不過日本街附近實在太多選擇...期望下次是直接在台灣吃台灣的美食吧! 臺灣寶島 ILHA FORMOSA Gourmethttps://goo.gl/maps/viFbVspH6JNEvWzP7從小就愛吃栗子撻、栗子蛋糕,直到今年看了 Grand Maison Tokyo 才知栗子撻有個很厲害的名字 – Mont Blanc。在日本街一間蛋糕店剛好見到,突然想起原來已經很久沒吃過栗子甜品,香港幾乎每間西餅店都有栗子撻、栗子蛋糕,在德國卻只在秋季有栗子供應,更不用說栗子造的甜品,幸好馬上就秋季,要好好珍惜吃栗子的光陰。 Last but not least,竟然在日超 Shochiku 找到甘酒あまざけ!!!這款甘酒原料只有米和米麹,由米麹發酵的甘酒不含酒精,適合成人小孩老人孕婦,營養價值高,最重要是好好味 XD這是第三次品嚐甘酒:第一次是兩年前在豐洲市場魚河岸橫丁的「豊洲千年こうじや」看到泡在溫水、像益力多般大小的甘酒,好奇試了一瓶,非常喜歡,逛完其他店鋪後回頭再買一瓶,也買了一包乾燥的米麹,準備回家 DIY;第二次就是自己把米麹和溫水放在電飯煲發酵大半天,過程很簡單,可以在德國品嚐到自製的甘酒實在十分滿足!這瓶 300 ml 的甘酒賣 7 歐多,比日本的貴很多,但心想其實也就是兩杯珍珠奶茶的價錢,而且更有營養,所以離開 Düsseldorf 前又再買了一瓶...(在另一家日韓超市也看到罐裝甘酒,才一歐一罐,但一看成分表就放下了,除了添加了糖,還有很多防腐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