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老婆為人大方得體,埋單請客,多謝晒! 食飽飽,自然就行行走走。 老友問知唔知士林夜市,我哦一聲:台灣個士林夜市?N年前去過,印象不太好,果時係個夜市食蚵仔煎, 小蚵仔兩三隻,麵糊就一大堆,食食下竟然見到有隻小強在墙邊爬過,咩胃口都無晒......如今一提又想起。 什麼? 荃灣都有個以台灣夜市為藍本發展的「士林食街」?反正來到,就逛一逛吧。 香港果然是寸金尺土,士林食街很細,一個牌匾的名字。 一望過去, 面向沙戴麟趾夫人分科診所那邊,人頭攢動, 甜酸苦辣各種誘惑味蕾的氣味,互相呷醋,引得你口水流出又吞下。 有趣的是面向小巷那一邊,雖也有食店,相比之下就冷清得多,還有一間正在招租,老友說原先是家拉麵店,現在執左。 同一屋簷下,這種寫照,對比太強烈了吧?商業現實,人流慣性,坐向風水......實在引人思索。 Anyway, 隨著新區擴展,舊區重建,地產霸權下,這些地舖愈來愈少;新區都已是商場連商場,天橋接天橋,離晒地; 對比觀塘裕民坊舊區折除重建中, 荃灣正處於新與舊的共融時光,地道小食散發出異常吸引的味道;小食呢D特色野,不但接地氣,而且日曬雨淋,仲要經得起歲月的摧殘,愈舊愈有味道和人氣 ,絕非那些冷氣商場裡的店舖可比;就像一個沙嗲牛肉麵,大家樂集團就是做唔出茶餐廳那種味道。